过分拔高的因素有关。但是不能否认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由在于长期以来在刑法思维中错误地构筑了道德刑法化的模式,构筑了犯罪前提自然犯的道德社会危害前提。刑法中 因素表现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后果对行为结果的无价值的认识上。如果说在传统刑法中,信守结果无价值的观念,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那么在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98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在积累了比较成熟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再将危害行为确定为犯罪行为,这样刑法对一些犯罪行为只能是加以认识之后,才能采取控制犯罪的立法措施。刑事 起来,片面强调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都会导致犯罪圈划定以及刑罚配置上的错误和偏差。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和偏差,实现对恐怖主义的标本兼治,我们应将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333.html -
了解详情
他人损害的行为。假想防卫是由于行为人对自己行为的实际性质产生了认识错误,所以,应该按照事实错误的原则进行处理:如果应当预见而未预见 的,按照过失犯罪追究刑事 和杀人等..。行凶不是法律术语,法律没有对行凶的含义明确地 作出规定,而刑法上也没有行凶这个罪名,但刑事立法把行凶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并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409.html -
了解详情
处罚。相反,在实施了诽谤性侮辱时,即使议员认为不受追究,其认识错误在刑法上也不具有意义,不影响对他的责任追究。 一身的处罚阻却事由 Haft,Strafrecht,Allg.Teil,7.Auflage,265. [3][日]团藤重光。刑法纲要总论[M]。创文社,1991.514. [4][日]板仓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239.html -
了解详情
信用卡完全可以通过申请人提供的身份证、军官证等狭义身份证明上的信息找到申请人通过民事规范或其他法律规范解决,无需也不能由刑法加以调整,刑罚的严酷性决定了刑法 收入证明或担保证明欺骗银行(欺骗行为)银行误以为其具有办理信用卡的资格(对方陷入认识错误)银行基于认识错误为其办理了信用卡且授予其透支权限(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745.html -
了解详情
情况和社会情况之下,是很难认真考虑刑法使用的正当性问题的,虽然在1917年1月18日发布了德国联邦参议院关于认识错误的法令,规定当行为人对刑事责任没有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联邦德国在同经济犯罪作斗争中之所以处在比较主动的地位,从根本上说,得益于其进步的经济政策。这个经济政策与德国先前的经济政策相比,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30.html -
了解详情
。严格的先例原则责成法官严格遵守某些其他法院的早先判决,即使他们认为那些判决从来就是错误的。此类严格的先例原则的确切形式因地而异:美国与英国不同;美国的州 或扩大或缩小解释后,才能初步衡定此类行为的法律性质:究属刑法上的侮辱罪行为还是民事上的侮辱违法行为?抑或属于治安行政违法行为?(3)对整个刑法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49.html -
了解详情
特殊主体的身份,则指影响定罪或量刑的行为人人身所具有的特定资格或情况。”1“刑法上所要研究的是行为人的特定身份,即对决定刑事责任存在与否或影响刑事责任 刑法第400条第2款的规定定罪处罚;等等。对于这些司法解释的规定,该怎么认识呢;显然其不属于法律的明文规定,那是不是属于规范性法律文件?规范性法律文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56.html -
了解详情
了新的政治和道德标准。 2.风险社会理论的意旨 贝克认为,在风险预期增强的认识中,人们总是在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评估风险。也就是说,风险是被选择的。[8]( 。所以,将极有可能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酒后驾车行为本身认为无价值,使其受到刑法上否定的评价,对减少酒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的频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1501.html -
了解详情
了刑法中拟制方式的形式正当性,即仅适用于刑事立法之后,由于拟制这种善意的错误,旧规则和新规则之间的鸿沟常常得以跨越。在此,令我们关注的事情是, 刑法中的法律拟制是一种立法方法,所以这种立法前提理应基于刑法上对于某种重要法益保护的实质基础。刑法通过定罪量刑的方式保护法益⑾,虽然没有一种可以普遍使用的观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3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