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瑞士刑法第113条也将被告人出于激愤杀人的作为减轻情节。(2)作为总则中的量刑情节。如俄罗斯联邦刑法第61条将由于受害人的行为不合法或不道德而实施犯罪一项 引发了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都是指行为与行为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主要是一种客观的联系。两种行为之间的联系虽然可认为也是一种因果关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580.html -
了解详情
。过去英美侵权行为法著作总是花较大的篇幅讨论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问题,但是在一些较新的文献中,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问题似乎得到特别重视。[84]这似乎也反映 《欧洲比较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22、李光灿著:《刑法的因果关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2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89.html -
了解详情
险情,最后导致了事故发生,因此其行为与事故发生之间具有刑法意义上的因果关系。李柱和指挥开凿的是直径达20厘米的下料孔,而周晓敏同意开凿的是控测 人民币1.476亿元。从上述情况以及量刑平衡的角度分析,结合三被告人在案中的主观罪过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他们的积极作为与消极不作为导致了这起恶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6073.html -
了解详情
概念,而与现实性相对。其判断,则是由具有专门知识和专业能力的人,根据行为时的各种具体情况及行为后已经判明的因果关系,对是否能引起法益侵害结果的可能性的判断 倾向:结果出现就不好,结果没有出现便是好。这种唯结果论的倾向显然偏离了刑法中的犯罪是违法且有责的行为这一基本命题,而变成了犯罪是导致法律所不允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133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脱离这种主观要素,则无法正确理解刑法的禁止。这就意味着,在犯罪构成要件中,不仅应当包含着行为、结果和因果关系等客观要素,而且还应当包括 at 65-79(1994)。 [13]C R Snyman,同上注;许玉秀:《当代刑法思潮》,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5年版,页67。 [14]参见张明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3.html -
了解详情
该决定或指令与环境危害后果之间必须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雇员的刑事责任,即企业的雇员尽管处于金字塔的中下层,按照上级的指令或决定办事,但并不能以此为由完全免 或受委托人、代理人不具备犯罪构成主体要件,是否还能构成特殊犯罪?这一问题在德国刑法中主要通过刑法典第14条为他人而行为来解决。该条款源自民法中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425.html -
了解详情
导致举证困难,不利于保护法益。为此,理论上就特别提出了流行病学的因果关系。又比如,信赖原则是随着现代汽车作为高速交通工具在社会中的普遍使用而发展起来的关于过失 放火、伪造货币、诈骗、抢劫、盗窃、侵占,等等。现代各国也正在一步步剔除刑法中的不合理内容,实现非犯罪化,例如,多数国家逐步将通奸、自杀、同性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05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人应当按交通肇事罪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于修改后的刑法新设定了“飞行肇事罪”和“铁路运营肇事罪”,因而航空人员和铁路运营人员不能构成交通 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中断。对肇事者应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处罚;二是肇事者在肇事后实施了救护行为,但在救护过程中被害人死亡,肇事者为逃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173.html -
了解详情
一标准的危害行为,都可拉入事实因果关系的研究范围。”[28] 而法律上的因果关系是在事实因果关系的基础上,由立法者或法官根据社会一般经验和普遍承认的 因果关系》,《山东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28] 张绍谦:《刑法因果关系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1998年版,第190页。 [29] 转引自张绍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84.html -
了解详情
危害结果以及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等因素。而刑法中的行为是刑法评价的对象,属于刑法研究的一般意义的行为,不仅包括犯罪行为,还 4}马克昌.犯罪通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156 {5}陈兴良.刑法全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7.66. {6}赵秉志,吴振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