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撤回公诉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处理公诉案件的方式之一。但对撤回公诉的一些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歧较大,且长期以来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探讨,导致实践中各行其是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71.html -
了解详情
我们完善减刑制度,实现制度价值最大化提供了契机。本文对我国减刑适用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力求提出完善减刑制度的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刑罚执行;减刑;问题 接受,在骗取减刑后又反悔了。因为刑罚据以宣告的依据是已然犯罪的客观危害、主观恶性及指示未然犯罪的人身危险性,前者无法改变,而后者实际上也未改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70.html -
了解详情
体现。构成要件不齐备,该行为不构成犯罪,这在区分犯罪未遂既遂时根本行不通,犯罪未遂既遂问题不属于是否构成犯罪的范畴。③犯罪构成要件包括客体、主体、客观方面、 也不能确定量刑幅度。现行刑法的法定刑模式以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为主,少量存在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单位犯罪的处罚采用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作者:徐安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419.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世界万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要求人们要联系地看问题,努力把握事物的一切联系。职务犯罪的复杂性、隐蔽性和特点告诉我们,在侦查中 从事过司法工作,熟悉侦查工作,心理素质较好,则从讯问犯罪嫌疑人入手侦查成功的可能性量就比较小;如果单位会计资料保存较好,则从会计资料入手侦查取得成功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229.html -
了解详情
其犯罪性质的重要标准。如果没有一定的身份,就不存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的问题,自然也不可能实施这种犯罪的实行行为,笔者赞同此观点。在案例1中,如甲乙一起 中,非职务人员的帮助行为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某种独立之罪的实行行为。如一国家机关的财务人员D为贪污公款,唆使非本单位人员E半路佯装抢劫,欲借公款被抢之名侵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96.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的关键 。我们要回答的是既往修正案在内容和技术上的问题,以便获得今后对某类犯罪或相关 条文进行增删修补的经验和教训。已经存在的三个修正案针对不同犯罪出台 ,并非确立一个新罪名。当 然,也有观点认为,应该将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在一款中进行规定, 而不必分开作为两款进行规定。(注:高一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67.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为违章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笔者建议,修正刑法时可考虑将勘察单位增加为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的犯罪主体。 (二) 本罪单位犯罪的认定 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是单位犯罪,实行单罚制,仅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如何把握本罪单位犯罪与自然人实施的其他相关犯罪的界限问题,如何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280.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较之旧规定更符合实际情况。因为公安机关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主要行政机关,与缓刑犯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和基层组织直接接触,因此,缓刑考察由公安机关承担可以说抓住了 突破。但是该规定仍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刑法》可以仿效国外立法规定法定义务和指定义务的做法,在法定义务中规定赔偿损害补救犯罪所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81.html -
了解详情
是认为,根据我国刑法理论,一个罪刑单位是一个犯罪构成,两个罪刑单位是两个犯罪构成。结果加重犯的犯罪构成属于由基本犯罪构成派生的加重构成。加重构成与基本构成之间 而构成的。所以构成结果加重犯,必须以存在基本的犯罪构成行为为前提。在这一点上刑法理论上并无分歧。目前,有争议的问题主要是两个,即一是基本犯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91.html -
了解详情
,是否应同时在定义中出现。下面,笔者拟对上述问题作一剖析。 一、单位犯罪的主体是否仅限于法人 法人是民法上的概念。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三十六条之 犯罪和过失犯罪。在间接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中,不存在犯罪目的,然而,为单位谋取利益却恰恰是犯罪目的,因此,将为单位谋取利益作为单位犯罪的一个要件,势必将间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89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