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权结构的界定 1.法权结构中的法。法权结构中的法包括三个层面:一是主体认知的法,主要是从学理角度而言的,包括学者对规则及制度的价值追求、 6]宪政规则,又称规则的规则,参见(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中文版序,第1页。 [7]鲁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523.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的容纳度、与其他诉讼主体磨合中的协调程度以及民事诉讼结构在运作时是否会对检察机构这个特殊的诉讼角色表现出非异反应等相关问题[6].因而,我们就不得不 那就是,同样是检察机关,但其在各国宪政制度中的性质与地位却是迥异的,那么能否使国外的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立法例成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的合理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6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原则,认为宪法既然由国会制定,就应该由国会解释。[50]这也说明当时的中国法学界对司法在分权结构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但是,这种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四) ,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87页。 [14]参见徐祥民等:《中国宪政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2页。 [15]参见严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000.html -
了解详情
,从而赋予了其合理性而已。 自然法学派宪政理论中的国家观念,其实也是以权力的主体性、外在性和可交换性为基础的。按照“社会契约论”,人民是国家权力 的顺利推进,但是一方面要避免基于原有结构的政治权威在变革中过度流失,从而保证一定的社会秩序与行政动员能力,另一方面为了确保这种权威真正具有“现代化”导向,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1.html -
了解详情
多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宪制建构,塑造了一个具有内在统一结构的政治共同体;那么,这个政治共同体所依赖的政治认同基础是什么呢?这来自于中国各族人民作为中华民族 重要内容;毕竟,正是这些著述、决策、实践,才真正影响和决定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国宪政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2]例如,民族识别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161.html -
了解详情
不完全的立法机构,或者说,是一个处于过渡形态的初级的混合型议会。至于其结构成分、会议程序、议事规则、表决方法、内部组织及纪律处分等,均与立宪国家 实现的两大基石。 五 由上我们考察清末立宪运动中的商人阶级和改革开放后的私营企业主。清末商人为实现宪政而孜孜以求,不懈努力(注释42) ,他们怀着深厚的宪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544.html -
了解详情
上的宪法解释学为基础或核心,进而构成了规范宪法学复合结构中的第一层含义。[30]然而,过于纯粹的信守这一立场,难免蜕变为空乏之法,[31]乃至无意间被 宪法学之研究方法转型》、《从规范分析宪法学到宪法解释学中国宪法学研究范式转型之宪政意义》、《对话商谈与方法多元论中国宪法学研究方法》,前引书《认真对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制宪权之间选择,你会选择什么? 宪法学者:宪政主义者是反革命的(counter-revolutionary),主张用立宪民主化解革命,用宪法解释吸纳制宪权。法 公式来表达即是,主权者:政府=政府:臣民。这个结构中的三个要素各自永远处于变动之中,三者之间的比率也永远处于变动之中,因此,平衡只是一个理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785.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的逻辑自足性。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宪法学的研究直接面向国家与社会进步的实践,关注我国宪政进程中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探讨在新形势下如何将 情况,提出要以宪法、国体、政体、国家区域结构、法制、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八个常用的宪法学基本范畴取代旧有的宪法学基本范畴。 [11]1996年李龙和周叶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28.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的原则,认为宪法既然由国会制定,就应该由国会解释。[50]这也说明当时的中国法学界对司法在分权结构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但是,这种局限性是可以理解的 四) ,中华书局1958年版,第4787页。 [14]参见徐祥民等:《中国宪政史》,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62页。 [15]参见严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38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