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制定侵权责任法抑或侵权行为之债法,涉及未来我国民法典的体系。学者对这个问题争论激烈(过去争论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我国制定民法典是否应将传统民法上的 德国民法典》没有采取日尔曼法区分债务与责任的立法例和有关学说,加上《德国民法典》对后世的重大影响,应当说随之销声匿迹。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以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从现实和历史意义考察,研究葡萄牙区法律,特别是其民事法律制度对我国大陆有非常特殊的重大的意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作为中西方法律文化交流窗口和中国特别 明确指出认可一个独立于债权合同的、内容为转让物权的合意,对交易活动的进行产生没有益处,没有实际价值的影响(见关于《德国民法典》第二稿第847条的评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0000.html -
了解详情
译成英文,这是当时欧洲最早的《德国民法典》英译本之一。这种法律文献的翻译工作无疑对当时中国的法律改制进程起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至少是一种积极的准备 之一。因为,采用抽象物权行为理论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物权制度的设置和体系,甚至整个民法典的构造。不过,对此原则或理论我国法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占主流的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3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治精神进行考察,研究法国德国继受罗马法的过程和经验,研究我国继受现代民法的过程,进而研究我国对罗马法的继受,对我国民法典的创立,无疑有着很大帮助 致的损害,负赔偿的责任。[⑦] 2.德国民法典对罗马法内容的继受 (1)法人制度 德国民法典一方面继承罗马法的精神,同时也受到日尔曼法影响。日尔曼法提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456.html -
了解详情
的内容及其对德国民法典的影响,以及我国民法典对物权行为理论应当采取的态度作了精采的论述,笔者深表赞同。一、物权行为理论的提出物权行为的概念最早是由德国学者萨维 债法,第三编是物权法,第四编是亲属法,第五编是继承法。《德国民法典》将物权与债权截然分开,自成体系,并列为财产权。这种态度反映到物权变动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22.html -
了解详情
体系问题,笔者已有专题论文,[2]本文主要讨论我国民法典的请求权体系。新的请求权体系是和新的民事责任体系相互关联的,因此讲请求权就必然会涉及民事责任问题。 ,说明区分债权与请求权之难。这样的论述,不仅是受了德国民法学说的影响,而且可以从德国民法典的条文中找到根源。德国民法典第194条第1款规定:“要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88.html -
了解详情
学说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物权请求权可以转变为侵权责任形式。物权请求权体系首创于《德国民法典》,该法典第985条规定:“所有人可以向占有人请求返还其物。”第 他也有权请求赔偿。“负面侵扰”(如对采光的妨碍)也受到规制。[105] 如果未来我国民法典的物权编规范物权的内容和范围,关于责任问题规定在侵权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37.html -
了解详情
负损害赔偿责任。不要以为后生效的德国民法典是受到奥地利民法典的影响,因为后者的第1295条是在1916年才增加上去的。在最新的奥地利损害赔偿法学者建议稿草案中 拿不出一个像样的理由。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典的立法例可能是受到德国学说理论的影响,因为德国通说认为只要保护他人的法律对所要求的行为进行了具体的表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631.html -
了解详情
债权人的保护 现行《继承法》由于受片面保护继承权立法目的的影响,对债权人的保护规则严重缺失,甚至构成法律漏洞。对此,《建议稿》增加了大量在继承过程中保护 继承人遗产总额的比例计算特留份。《德国民法典》第2303条、《瑞士民法典》第471条、《韩国民法典》第1113条、《越南民法典》第669条、我国台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473.html -
了解详情
在现代经济社会之上。在现代经济社会中(1)存在外部性,(2)公共物品对各经济主体的影响至关重要,(3)存在信息偏差。这三方面告诉人们,个人理性与社会理性 意味着我国民法典就只能采取法国模式,实际上,在模式与具体制度设计上,德国民法典对我国有更大的借鉴价值 〔30〕梁慧星。民商法论丛(第6卷)。[C].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