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股东因未在公司登记机关登记,无论其是否享有实际的股东权益,均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11月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而相关的法律法规却长期缺位,最高人民法院应先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隐名股东制度予以确认,使审判实务中处理相关问题有法可依,待时机成熟时再修改《公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31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但是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除外;发行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有过错的,应当与发行人、上市公司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必须是负有责任的,更有利于对于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 (三)可以提起诉讼的股东资格范围 可以想像,发行人及其董事、经理等参与信息披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610.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论述,但总的来说,这方面的研究还不深入,并缺乏系统性,例如,对中小股东知情权的界定还缺乏统一的认识;对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之间 、运行状况、财务状况才能让自己的投资变得更加理智,让自己的股东权益得到保障。如果中小股东对自己的投资既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甚至不如存银行拿利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3721.html -
了解详情
和必要性,要建立一个健全的资本市场,就必须保护7100多万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小投资者是证券市场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分担金融风险的真正主体。我国目前 二元结构的现实,证券市场融资的对象就是7100多万中小投资者。为此,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是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三、全流通将对流通股股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2220.html -
了解详情
的途径,《公司法》第111条对此并不适用。我国现行《公司法》第111条只规定股东有权针对股东会决议、董事会决议提起诉讼,并且该条款内容简单,范围过窄,难以 ,仅规定停止违法行为,影响了该条款的救济力度。第三,该条款对侵犯股东权益的规定仅限于决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范围,难以解决股东会、董事会对权力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6217.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审查监督,从而确认其合法有效性。一方面,公证员的事先审查和现场监督可以保证股东大会按照董事会预先制定的会议议程进行,保障董事和公司的利益。因为公证书向股东 股东大会的程序和决议内容等各方面问题产生纠纷,从而保障公司和股东权益的稳定状态。 参考文献: 1.详细论述见卓萍:《公证法学概论》,法律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48.html -
了解详情
浪潮,《公司法》的修改迫在眉睫。笔者认为,现行的《公司法》在法人资本制度、股东权益保护、法人治理结构、关联交易等许多方面与国际上各国通行的做法比,存在 怠于通过诉讼手段追究有关侵权人员的民事责任及实现其它权利时,具有法定资格的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而依据法定程序代公司提起的诉讼。它源于英国1864年东潘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137.html -
了解详情
报酬事项。监事会是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董事会并立的、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的监督机构,执行监督职能。监事会能否切实履行监督职能取决于监事的素质与 改造和企业公司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股东权益的保护问题,维护股东作为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增强公司的社会责任感和股东权利意识。现在,不少公司徒有公司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74.html -
了解详情
治理结构缺陷及其他救济方法不足的必要手段,在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对域外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考量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均在 ,董事会成为大多数州法律规定的救济诉诸对象。另外,美国还有部分州的公司立法将股东大会作为救济的诉诸对象。大陆法系公司法一般规定有专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日本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08.html -
了解详情
[内容提要]:公司合并是对股东权益产生重大影响的行为,因此在公司合并时必须加强对股东特别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保护的基本制度有三个;公司合并中董事 属于大陆法系,应采用德国的立法体例,即应当规定股份回购请求权只适于消灭公司的股东,当然,由于我国的一些特殊国情,如公司的多样性,作为例外可以规定特定条件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5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