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研究的争鸣。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关于行政法基础理论的讨论中,学者们提出了平衡论、管理论、控权论、公共权力论、公共利益本位论、服务论等等 政法主体的权利,为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动态平衡提供根据,这是现代行政法理论研究的一大课题。90年代以来,关于行政相对人的研究已有一些成果问世,这是我国行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73.html -
了解详情
从未提供任何范例”。“在罗马既不曾有公法,也不曾有行政法”。关于罗马法中公法没有得到发展的原因,我国学者解释为“在罗马帝国早期,尽管私有制和简单 、私人自治领域与公共权力行使领域之间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古典法学家所谓“公法与私法划分”和“私人自治”理论都只不过是一种“幻想”。而所谓“私法”只不过是公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html -
了解详情
幽灵游荡在可表征中国行政法学基础理论发展历程和主流观点的管理论、控权论甚或平衡论中。管理法下公民权与行政权赤裸裸的对立关系自毋庸置疑,这种最直接、最原始的对立 市民社会的兴起并没有伴随政治国家的衰落,世界范围内(我国亦然)强国家强社会之格局,无疑是传统行政法理论所面临的新挑战。在对立视角下形成之绝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1.html -
了解详情
中有关法官不得从事或者参与营利性活动的禁止性规定属于管理性规定而非效力性规定,即采取了不以民事法律行为违反行政法规范为绝对无效的司法立场。而法官参股案一审 法益保护)之目的。[26]阿列克西进而试图建构所谓的普遍实践言说理论,以系统阐述法律论证过程中的内部证立规则和外部证立规则。[27]但是,客观而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93.html -
了解详情
促进,我国经济法理论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1],期间,出现了几十位经济法学家,创立了综合经济法学派、纵横经济法学派、纵向经济法学派、经济行政法学派、学科 就说明反垄断要求国家去维护市场自由竞争。 另一方面,市场中的人们是经济人,难免惟利是图,为了自身利益的极大化,有时会进行不正当竞争。如假冒仿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20.html -
了解详情
平衡论等三种,由此中国行政法学的三大主要流派得以确立。持管理论的学者认为,行政法是关于国家行政机关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和[1];持控权论的 的理论支撑。这一立意如有悖于主流法学理论,就权当是笔者的一次粗浅尝试吧!行政伦理和行政法是当代伦理和法律研究中的热点,行政与伦理和法律交叉融合分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51.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程序可以不置一词 [9]。当时中国的多数行政法学者也许要等到龚祥瑞和王名扬两位学者介绍 [10],才了解英美法上的自然正义和正当程序理论。最近十几年, 程序的,法院可以判决撤销。该条款沿用至今。然而,违反法定程序条款在司法审查中的应用状况似乎还少有人关注。下面,我将首先通过统计《人民法院案例选》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488.html -
了解详情
平衡理论产生之前,行政法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法学理论是管理论和控权论。管理论认为,行政法的功能是应该完善行政机关对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的管理 情形属于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其举证责任是否应该采取行政诉讼程序中的倒置原则,即是否应该由作出违法行政行为的具体工作人员来证明自己没有“故意或重大过失”,这些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5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17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在行政法领域,占主导地位的是管理论的观点,在行政法的指导思想中,在处理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的关系上,强调命令和服从关系, 出现以后,在实践中已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们却始终在行政法学研究的边缘徘徊,而没有步入行政法学研究的中心地带。因为,按传统的行政法理论结构关于行政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3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种观点是,把行政强制措施看成是行政主体在行政执法中所运用的具有强制性的各种手段和方法,这些手段和方法有“执行性”和“管理性”之分,而“执行性”的措施 上的“行政强制执行”。26这正是中国行政强制法学理论上的“行政强制措施”。27见(台)城仲模:《行政法之基础理论》,三民书局1994年版,第320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