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修正通常采用两种方式:其一,不增设罪名,即直接对刑法原条文所规定犯罪的构成要件或者法定刑进行修正;其二,增设罪名,即以之一、之二等形式,在原规定独立 该其他人员滥用本人的实际影响力或者被认为具有的影响力,从缔约国的行政部门或者公共机关获得任何不正当好处的条件。 ②曾凡燕:《论斡旋受贿犯罪的立法模式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74.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 荷兰在2001年实现了安乐死合法化,比利时紧随其后也规定医生能够帮助患绝症的病人实施安乐死。日前,瑞士最高法院颁布了一份判决:必须认识到,永久的、 其从刑法中排除出去,不作为一种犯罪的情形予以规定。在我国刑法理论中,排除社会危害论之所以认为某种行为在形式上似乎具备犯罪的构成要件,而仍不是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924.html -
了解详情
所实施的行为在形式上符合具体犯罪 的构成要件、实质上具有导致结果发生的现实危险。(注:参见[日]前田雅英:《刑法 总论讲义》,东京大学出版会1999年版 危险也具有社会危害性。这明显是违背其前提的,间接提倡主观 定罪论。 2.它混淆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行为人的主观责任的概念。上述通说认为,在判断行 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8.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必须是受到欺骗所致。 应该说,我国刑法理论在解释相关诈骗犯罪的构成要件时常常忽视诈骗罪的构造。例如,我国刑法第193条贷款诈骗罪第5项规定了以其他 行为人杀害人质后,谎称人质还活着而勒索财物的,也由于没有生命、身体安全受到现实威胁的人质,所以,也只能论以敲诈勒索罪。如案例二十一中,没有生命、身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49.html -
了解详情
。为提高办案质量,确保司法公正,笔者结合所学刑法理论和自身的审判实践,对共同犯罪问题,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一)共同犯罪的主体 的一般原理及其运用》,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 4、钱毅:《论共同犯罪的构成及其刑事责任》,中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5、童建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710.html -
了解详情
加一等,不履行也不影响犯罪的既遂;因为此时行为人主观上已经具备受贿的故意,客观上也已经有了收取贿赂的行为,受贿犯罪的构成要件已经齐备。另外,必须强调一点 的共犯。第(4)种情况,国家工作人员没有参与受贿犯罪,亲属不能构成受贿犯罪的共犯;如果亲属为他人谋利的行为触犯刑法,可以以该罪名定罪处罚,否则基于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41.html -
了解详情
只是被告人的某个行为要素不需要证明主观过错。在英美刑法中,犯罪的构成要件可归结为过错要件和行为要件两者的有机结合。当某个行为人被追究刑事责任时,控诉方 规定的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的规定。 4。第139条消防责任事故罪,直接责任人员对严重后果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393.html -
了解详情
而且这种罪和刑只能由刑法典所明文规定,以现代的眼光来看即是只有符合了犯罪的构成要件中的客观方面和客体方面即为犯罪,贝卡里亚就指出:“什么是衡量犯罪的 分类,反对那种不考虑犯罪人具体情况而无目的地适用刑罚的理论与实践。现代刑法以罪刑法定原则为指导的犯罪构成要件理论(或犯罪论)已将近代学派极力主张的犯罪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43.html -
了解详情
只要行为人实施民事违法行为、存在损害后果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 构成要件,或者说,经济犯罪的构成要件对其刑事责任的产生和承担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刑法学特有的、传统的思维习惯决定了在经济犯罪刑事责任中,几乎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50.html -
了解详情
的观点及理由。探讨单位犯罪与共同犯罪的关系问题,既要把握单位犯罪的特征,也要注意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还要充分考虑到刑事责任的合理分配。单位是与 。笔者以为,准确揭示单位与单位内部成员以及单位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合理认识单位犯罪的性质。关于单位犯罪的性质,刑法理论界主要有以下观点。 第一,双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04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