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定、对非正常死亡不是自杀的推定、对符合犯罪构成的事实不属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推定等,这些推定都是为了便于控诉证明的展开而作出,否则 叶自强。 民事证据研究[M]. 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20. [8] 叶自强。 司法认知论[J]. 法学研究,1996,18(4):28. [9]何家弘。 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99.html -
了解详情
罪有害行为和有益行为等。在有益行为中既有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依法履行公务、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也有罪犯的自动悔罪行为,如 》,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87-196页。 [8]熊选国:《刑法中行为论》,人民法院出版社1992年版。 [9]史卫忠:《行为犯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62.html -
了解详情
,包括故意、过失、不作为犯、法律不知与减刑、刑事责任年龄、刑事责任能力、依法令之行为、正当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对于法律中的这些规定,学界存在 第2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44页。 [44]高洁:《论犯罪构成主观要件之证明》,《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7年第1期。 [4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41.html -
了解详情
。况且,法人在亲属、继承法上几乎了无意义,更遑论是公因元素。 另外,中国大陆尚以行为能力与监护制度为人法内容,置于总则。行为能力能够影响法律行为 ,其适用涉及侵权行为。中国大陆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将自卫行为(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纳入其中,由此推断,应该不会构成未来民法典总则编的内容,而为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3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是通过诉讼构造论蕴涵的控辩平等和权力制约观念来保障侦查机关做出正确的处理决定,同时维护被追诉者的利益。 (三) 侦查终结与刑事诉讼法原则 刑事诉讼法 意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过程中,侦查机关应注意查清是否有诸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排除刑事责任的事实,以及犯罪嫌疑人在侦讯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39.html -
了解详情
的推定、对非正常死亡不是自杀的推定、对符合犯罪构成的事实不属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的推定等,这些推定都是为了便于控诉证明的展开而作出,否则审判 7]叶自强。民事证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20.[8]叶自强。司法认知论[J].法学研究,1996,18(4):28.[9]何家弘。刑事证据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2.html -
了解详情
免除刑事责任的法定或酌定的量刑情节;(四)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如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行使职权以及意外事件是否存在,是否存在《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 法律大辞典{Z}.北京社会与科技发展研究所,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12}张宝亚.作为定案依据的案件事实之探讨兼论不同诉讼的证明标准{J}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769.html -
了解详情
至于上文所提观点认为债务人的真正目的只是为了逃避履行债务,本文认为此混淆了动机与目的概念。由于债务人是出于逃避债务的动机而为侵害行为,旨在阻碍债权人债权的 即所谓的阻却不法事由。侵权法上阻却不法事由一般包括依法执行职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受害人同意、自助、受害人故意、第三人过错、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63.html -
了解详情
。3、不认为是犯罪,意指不是犯罪,不是不以犯罪论。否则,但书就成了区分以犯罪论与不以犯罪论的界限了,而不是在用以区分罪与非罪。但 形式违法,但本质上无社会危害性,故而排除了犯罪性,当然为非罪行为。这类行为有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履行职务行为、正当业务行为、自救行为、基于权利人自愿或承诺的损害、法令行为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79.html -
了解详情
的各种因素基础上,才能最后确定判处的刑罚。 三、对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认定与量刑 从我国现行刑法规定和刑法学理论,故意伤害(致人严重残疾)罪的定义和 ,才能认定为故意伤害(致人严重残疾)罪。伤害的行为通常表现为作为,因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而伤害他人,或因治疗上需为病人截肢,或在体育运动项目中允许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5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