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67、68条作出不起诉决定,行驶诉讼就此终结,但被害人的民事损害问题尚未解决,附带民事诉讼依法仍然存在。附带民事诉讼活动中的民事损害是 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被害人也不应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犯罪行为与民事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犯罪行为具有造成民事损害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91.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责任分配背离了一般的证明责任规则。对此说得最明白的就是穆兹拉克。他承认民法第618条的因果关系证明问题属于特殊情况,在此确认责任被非法转换了, 举证责任。这样一来,检察机关就必须证明被告的行为与社会公众受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实践证明,这往往很难做到。诚如日本刑法学者藤木英雄所说,“当发生了具有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80.html -
了解详情
地借鉴此二种学说的基础上建立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由此解释我国刑法中的实行犯与非实行犯的关系;共犯从属性与独立性统一说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因而克服了 起说认为,共犯的处罚根据应从共犯行为和法益侵害之间的惹起与被惹起的因果联系中寻找共犯的处罚根据,其内部还存在纯粹惹起说、修正惹起说与折中惹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615.html -
了解详情
,也体现在教义学中其他理论(包括不法论、罪责论、实质化、因果关系与归责论、故意理论以及被害人学)的调整与重构上。风险刑法本质上是一种 而已。 【作者简介】 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注释】 本文系笔者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风险社会与罪过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YJA820038)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9469.html -
了解详情
对比。可以说,危害原则与法益理论并无关系。如果说有关联,也只是在比较刑法意义上的联系。 风险刑法理论对刑法中的危害原则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在风险社会下 里去,希望他会被雷劈死。对于这个案例,条件说会认为具备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构成要件已经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否定故意来规避刑事惩罚。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1.html -
了解详情
对比。可以说,危害原则与法益理论并无关系。如果说有关联,也只是在比较刑法意义上的联系。 风险刑法理论对刑法中的危害原则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在风险社会下 里去,希望他会被雷劈死。对于这个案例,条件说会认为具备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构成要件已经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否定故意来规避刑事惩罚。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10.html -
了解详情
对比。可以说,危害原则与法益理论并无关系。如果说有关联,也只是在比较刑法意义上的联系。 风险刑法理论对刑法中的危害原则进行了反思,提出了在风险社会下 里去,希望他会被雷劈死。对于这个案例,条件说会认为具备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性,构成要件已经满足。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否定故意来规避刑事惩罚。但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7206.html -
了解详情
未遂,要么只能是不能犯未遂,也就是说,要么有因果关系,要么没有因果关系,而不存在或多或少的因果关系。缺少客观构成要件的未遂的本质特征,存在于行为人的意志 罪行为(非罪行为说)找到一个合理的认定标准。 笔者认为,判断一个实行行为对法益是否具有危险性,日本刑法理论中的抽象危险说和客观危险说其实都包含了一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44.html -
了解详情
内涵的这种重大变迁直接决定了二元在不法中的地位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了解行为无价值概念的变化趋势是把握德国二元论特点的肯綮所在。 二、行为无价值的 体育竞技等等。在造成了法益侵害结果的情况下,否定这些行为的构成要件符合性的根据并不在于社会相当性,而是在于现代刑法中的客观归责理论。依据该理论,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476.html -
了解详情
难易程度。具体来说,在特殊的侵权案件中,受害人只能证明自己受到了加害人的损害。至于加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害人的举证能力就要弱一些。二是 有罪。换言之,在被告人是否非法持有的问题处于事实不明的状态时,被告人就要承担不利的诉讼后果。 (二)严格责任案件。刑法中的严格责任,是指在行为人主观罪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9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