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尽之总结,一是在内容上难以反映诸如金融领域犯罪、计算机犯罪等新类型危害行为不断出现的犯罪领域的复杂性;二是难以对诸如黑社会组织犯罪、恐怖犯罪等特定的犯罪类型 ;四是难以反映对诸如黑社会组织犯罪等复杂的犯罪领域进行综合治理的刑事政策的要求。对此可参见刘之雄:《单一法典的刑法立法模式之反思》,载戴玉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976.html -
了解详情
环境刑法,是指用以保护环境,制裁重大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行为的刑法条款。(注:引自郑昆山著:《环境刑法之基础理论》,五南图书出版公司印行,1998年版, 由于环境问题的最大特色在于其涉及高科技背景,许多环境上的危害行为或产品,往往是经长年累月后才被发现。比如,60年代苏联掀起了用流向咸海之水来灌溉农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13.html -
了解详情
也充分体现了实施涉信用卡犯罪的行为人实施危害行为的具体手段,进而反映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程度。因此,科学、全面地评析及认定涉信用卡犯罪的犯罪对象,对于涉信用卡 的伪造信用卡,是否包含伪造空白信用卡?也即空白的信用卡能否成为伪造行为的对象? 笔者认为,从立法上看,《刑法修正案(五)》明确将持有、运输伪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0456.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特征,根本无法比较人身危险性的大小,简单地认为单罚制之下的人身危险性程度较轻,显然就忽视了危害行为的价值所在,也否定了评判人身危险性的 自然人累犯论处。{17} 三、困惑化解:单位累犯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一)在刑度条件上有期徒刑与罚金刑的选择 刑法第65条和66条规定了普通累犯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44.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行为的整体性人格特征,根本无法比较人身危险性的大小,简单地认为单罚制之下的人身危险性程度较轻,显然就忽视了危害行为的价值所在,也否定了评判人身危险性的 自然人累犯论处。{17} 三、困惑化解:单位累犯的现实问题与对策 (一)在刑度条件上有期徒刑与罚金刑的选择 刑法第65条和66条规定了普通累犯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926.html -
了解详情
自负原则和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可见,作为创制刑法规范的刑法立法活动尚且必须遵守刑法基本原则,作为从属于刑法立法的刑法解释自然也应恪守这些基本原则。虽然没有 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消除越权刑法解释对策 越权刑法解释是我国刑事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造成直接的严重危害,不顾及人权保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94.html -
了解详情
,对其中构成犯罪的行为的刑法调整成为必需和必然,也就毋庸置疑了。犯罪的本质特征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所谓社会危害性也就是对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的危害。行为的社会 探索和积累,理论上深入研究和升华,以趋逐步健全和完善。我们认为,现在把这项工作提到国家的立法日程上,既是需要也有可能了。不仅是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04.html -
了解详情
较轻的旧法。惟此,才能全面贯彻、体现“从旧兼从轻”的刑法溯及力原则。(2)对于一个犯罪行为, 能否分别依据新旧两个法律判处对被告人有利的主刑和 两个肇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是大有区别的,认定犯罪的实在根据是危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我们说前一肇事行为因危害后果相对较轻,且肇事者只负次要或同等责任不宜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682.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绝对化。 具体表现之一,根据《立法法》的相关规定,立法机关所作出的刑法立法解释相对于司法机关的司法解释具有五条件的优先适用效力;根据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 罪证当场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情节较轻、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但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接近数额较大标准,以抢劫罪定罪处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47.html -
了解详情
几乎都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它们实际上属于犯罪学或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侧重于犯罪行为的生成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抑制对策。正如张明楷教授所述:关于行为概念 逻辑的严密与自足。基于前文研究危害行为的思路,在客观方面要件中研究危害结果,也仅仅只需要取客观外在的视角凡《刑法》并未明文规定、外观上模糊不清且理论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