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不同规定。其第一项规定民法规定交易参加者的法律地位、所有权及知识产权的产生事由及行使手续、合同及其他债权债务关系及基于参加者平等、意思自治、财产 的法国使用了“财产”、“财产权”的概念,而相隔差不多百年的德国民法典使用了“物”与“物权”的概念。有学者指出,“20世纪后期,国外一部分国家民法的发展,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139.html -
了解详情
分隔出来,使其不断民法化。19世纪初,西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颁布了民法典,这些法典大都反映了欧洲自由主义思潮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表明民法近代化的开始。 ,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明确规定为过失和故意,我国立法则以过错表示,过失和故意都是行为人心理状态上的错误。故意是指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6813.html -
了解详情
不得侵害他人的利益和违反法律。[24]这一概念显然对法典所确立的所有权无限原则产生了重大影响。再比如,关于契约的效果,法典的表述相当简洁而经典:依法成立 《法国民法典》的发展方向,也是其他许多国家民法共同的发展趋势,《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甚至英美国家的相应法律部门也有同样的变化。这说明19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75.html -
了解详情
标尺每一个个别的人(至少在斯密看来是如此),以致后世同样以经济人概念作为逻辑框架基点的《德国民法典》被人们称为是一部不适合普通人的纯市民阶层的民法典 调节的局限性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法律空白状态23,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调节的现实要求,法律空白状态必须填补。填补这个空白的手段,要适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073.html -
了解详情
的陈述、拒绝接受讯问、拒绝陈述或者拒绝宣誓等行为,往往会对其他共同诉讼人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法院应该考虑言词辩论的全部内容以及已有的调查证据的结果, 规定了共同行使权利的方式,那么诉讼实施权限就只能属于所有共同诉讼人。例如《德国民法典》第709条第1款就民事合伙作出规定:合伙人有权共同执行业务;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665.html -
了解详情
每一个个别的人(至少在斯密看来是如此),以致后世同样以经济人概念作为逻辑框架基点的《德国民法典》被人们称为是一部不适合普通人的纯市民阶层的民法典 调节的局限性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出现了“法律空白状态23”,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调节的现实要求,“法律空白状态”必须填补。填补这个空白的手段,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9.html -
了解详情
而公司与其他当事人订立的不公平合同条款却不必受该指令的影响和调整,这就产生了具有同一性质的民事关系却适用不同国内法规则的问题。 一些学者认为,起草《欧洲民法典 仑教授则持否定说。这当然与各国不同的民法传统有关,比如《德国民法典》包括总则,而《法国民法典》则并不包括总则。按照卓布尼格的设想,《欧洲民法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95.html -
了解详情
或不作为的债务。”明确了当事人的合意为契约的基础,没有合意,就不会产生债的后果。法典第1109-1117条详细规定了“同意”的各种有效条件,凡由于错误、 《法国民法典》的发展方向,也是其他许多国家民法共同的发展趋势,《德国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甚至英美国家的相应法律部门也有同样的变化。这说明19世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29.html -
了解详情
习惯的重要性似嫌片面。就让我们以民法制度中共性较为突出的债法制度为例。 德国民法典债法第281条规定了代偿请求权制度,所谓代偿请求权,是债务人履行不能 ,集中在对契约与规范、行动、权力和权利等方面的相互制约、互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社会结构或变迁的可能性方面。如果以民事习惯调查的角度观察契约,当然也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4.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点所决定,因此民法条款绝大多数属于伦理性条款。不仅如此,自罗马法特别是德国民法典之后,民法非常注重对概念的使用及对概念的界定。但民法概念却具有 ;商法为混合私法。因此,民法的基本原则通常可以适用于商法规定。 最后,商法的产生存在先天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就商法的体系来说,商法本身的体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