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的表达程度、表达方式、意思瑕疵以及处理行为人对同意认识错误的处理结果等方面的区别。 [7] 这种二元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德国、奥地利、日本、台湾等 带来震荡。这些问题,不宜简单地给出好坏的判断,而是需要主张全面引入大陆法系的刑法学者更加仔细、全面和审慎的考虑。 (一)一元论意味着被害人形象全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16.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的表达程度、表达方式、意思瑕疵以及处理行为人对同意认识错误的处理结果等方面的区别。[7]这种二元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在德国、奥地利、日本、台湾等 传统带来震荡。这些问题,不宜简单地给出好坏的判断,而是需要主张全面引入大陆法系的刑法学者更加仔细、全面和审慎的考虑。 (一)一元论意味着被害人形象全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412.html -
了解详情
形成概念的价值评价或者说意义脉络在概念形成之后被内含于要素之中,概念适用的涵摄与否的判断只要视要素符合与否即可。有意杀人即为故意杀人,应注意未注意致人 林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9年版,第50页。 (24)杜宇:《再论刑法上之类型化思维一种基于方法论的扩展性思考》,《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2132.html -
了解详情
信以为真,同意T将电视搬走。在这个案例中,A对T的身份发生认识错误,并不影响A事实上同意T搬走电视的法律意义,这一同意表示,排除了打破占有的 ]Vgl.SKHoye,2002,242 Rn.46. [13]对同意能力的详细分析,参见车 浩:《论刑法上的被害人同意能力》,《法律科学》2008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038.html -
了解详情
信以为真,同意T将电视搬走。在这个案例中,A对T的身份发生认识错误,并不影响A事实上同意T搬走电视的法律意义,这一同意表示,排除了打破占有的 期。 ⑿Vgl.SKHoye,2002,242 Rn.46. ⒀对同意能力的详细分析,参见车 浩:《论刑法上的被害人同意能力》,《法律科学》2008年第6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8820.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特征,对刑法上的未遂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判断危险是否存在,则应采取事后的客观判断,即根据行为时犯罪手段的情况,并借助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进行判断。[ 则法院得免除或裁量减轻刑罚。学理上一般认为,该款所谓的重大无知只限于行为人对一般人所知晓的因果法则产生认识错误,即错误本身完全悖于事理。[19]比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87.html -
了解详情
客观特征,对刑法上的未遂概念具有重要意义;而判断危险是否存在,则应采取事后的客观判断,即根据行为时犯罪手段的情况,并借助行为人对事实的认识进行判断。{ 则法院得免除或裁量减轻刑罚。学理上一般认为,该款所谓的重大无知只限于行为人对一般人所知晓的因果法则产生认识错误,即错误本身完全悖于事理。{19}比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680.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在无认识过失的情形,也同样有依照特定的可能性决定行为实际意志存在。[21]换言之,过失行为的行为决定也是出于意志行为,即使这是一个错误的意志,这个意志 ,这个行为虽不是为了伤害法益而做的,但的确是出于对危险评估错误的判断而做的行为。最终导致法益侵害结果的东西不是违反注意义务这个抽象的规范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034.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在无认识过失的情形,也同样有依照特定的可能性决定行为实际意志存在。(21)换言之,过失行为的行为决定也是出于意志行为,即使这是一个错误的意志,这个意志 ,这个行为虽不是为了伤害法益而做的,但的确是出于对危险评估错误的判断而做的行为。最终导致法益侵害结果的东西不是违反注意义务这个抽象的规范评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2997.html -
了解详情
的风险为判断标准,称得上是过去台湾地区司法实务于因果关系的判断上,坚守相当因果关系理论的重大突破,更是刑法实务转而接受以客观归责理论替代相当因果关系说的重要契机 页。 [9]这种情形与对于规范性构成要件要素因有评价上的不同,而产生包摄错误的情形是相同的。关于包摄错误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见高金桂:《刑法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2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