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与人格二者是否属于同一范畴,颇有争论。否定说认为从权利能力与人格关系而言,如果说权利能力是由罗马法上“Persona”及法国法上“人格”精细化而创设, 的民事法律关系当中去。因此,民事权利能力或人格在民事主体制度中只具有抽象意义,而不是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 6. 民事主体的判断标准应区分而论 对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540.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制度甚至立法的基调等要接受民法典的指导,与民法典的规定是一致而不能相冲突。 2.补充关系 民法典的内容不能全面的涵盖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 的内容加以了规定,[101]这些新兴民法典才真正反映了知识产权的立法趋势,对我们制定民法典具有借鉴的意义。 从民法规范上来说,民法大部分规范兼具有行为规范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5.html -
了解详情
页)。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条将受欺诈、胁迫作出的民事行为之效力规定为无效。从法律关系的逻辑形式上看,无论是撤销还是确认无效,均属于表现为power 责任的本质是强制,关涉到以何种强制方式实现规范意义上救济权法律关系的问题,即权利救济的实现方式。 [41参见]陈忠林主编:《违法性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9.html -
了解详情
页)。我国《民法通则》第五十条将受欺诈、胁迫作出的民事行为之效力规定为无效。从法律关系的逻辑形式上看,无论是撤销还是确认无效,均属于表现为power 责任的本质是强制,关涉到以何种强制方式实现规范意义上救济权法律关系的问题,即权利救济的实现方式。 [41参见]陈忠林主编:《违法性认识》,北京大学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867.html -
了解详情
法是否认可处分行为独立性 (三)中国民法典应如何构建民事法律行为制度 引 言 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区分,为法律行为类型构造问题。是否实行处分行为与负担行为的 ,以之分析处分行为独立性问题,颇具意义。 1、无权处分制度的规制对象 无权处分问题主要与权利(或法律关系)变动效果的法律规制有关,但是否认可处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67.html -
了解详情
细节的法律规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当周详严密的。但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制定法上的这些相关内容,只能说是对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仅具大纲的规制 晋藩,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7]张晋藩。论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1992,(5)。 [38]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311.html -
了解详情
细节的法律规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相当周详严密的。但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制定法上的这些相关内容,只能说是对有关民事法律关系的一种仅具大纲的规制 张晋藩,朱勇。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37]张晋藩。论清代民事诉讼制度的几个问题[J].政法论坛,1992,(5)。[38]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19.html -
了解详情
动物法律物格的确立。 (二)动物法律物格的确立 动物的属性是物,是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显然不具有法律人格,在民法中对动物进行规制,不能改变这一基本 保护。而法律物格所表明的,正是物的不同法律地位,并且基于其法律地位的不同,而进行不同的法律保护。 3.确立法律物格制度的意义 我们认为,确立民法上的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3.html -
了解详情
的诉讼请求和理由,还可能需要决定是否聘请或聘请何人作为诉讼代理人,研究其中的法律关系,再决定需要哪些证据。这些工作,原告早已在诉讼前完成,而被告必须 实际上是在吸收、借鉴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诉讼制度的过程中创造反映日本国情的新的诉讼制度的过程。明治维新之后制定的1890年民事诉讼法几乎就是1877年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41.html -
了解详情
在不同案件中此消彼长,博弈未达致均衡;特别是构成民事诉讼法律关系基本构造的一方当事人诉权的力量过于弱小,且无论在法律技术还是利益诉求能力上均缺少来自律师等社会力量的 《现代法学》1996年第3期;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制度的目的》,载《南京大学法律评论》1997年春季号;何文燕、廖永安:《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