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的基本规律,运行是否能够达到预设的司法目标,理论基础存是否存在问题,以及怎样重设检察院在上诉审中权力进行了探讨。 本文正文共计8138字,注释共计1790 悔罪表现,建议从轻判处,二审采纳了检察院意见 。例3、原审以职务侵占罪、诈骗罪、伪造居民身份证罪被告人钟某数罪并罚,钟某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期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046.html -
了解详情
,1998年复员后在市外贸食品公司工作。当年辞职搞个体经营。2000年9月因诈骗罪被石市新华区法院判有期徒刑2年。2002年9月被释放后继续搞个体经营, 打听李利消息时,李利早已成了狱中囚犯。2002年,李利出狱后不久,成立了宝玉经贸公司,可是他不思悔改,继续伺机骗人的勾当,他选中突破口,再次进行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278.html -
了解详情
本)102-4) “案例十二”体现的是一个古老的主题:“大义灭亲”。历史上,无论法律怎样规定,“大义灭亲”一直是一种受人赞许的行为,而在家族组织甚为发达的明清时代 的问题。在该案审理过程中,关于罪名曾经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定诈骗罪,另一种意见则主张定投机倒把罪。法庭最后采纳了后一种主张。因为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9.html -
了解详情
什么。因此,把犯罪客体自身作为构成要件说明自身是怎样被侵犯的,混淆了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也混淆了犯罪成立的条件与行为被规定为犯罪的理由之间的关系 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犯罪客观要件、犯罪主观要件和犯罪主体要件上,例如,盗窃罪、诈骗罪、侵占罪等犯罪具有相同的犯罪直接客体(即财产所有权),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384.html -
了解详情
三分之一的结论)。[9]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关键在于怎样理解为刑罚提供根据的含义。责任是成立犯罪的一个条件,当然也是刑罚的前提条件,倘若将这种 量刑情节,而是判断行为人的责任是否减少、特殊预防的必要性是否减少的资料。例如,诈骗罪的被害人大多有过错,但这并不是对诈骗犯从轻处罚的情节。因为被害人的这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36.html -
了解详情
三分之一的结论)。⑼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观点,关键在于怎样理解为刑罚提供根据的含义。责任是成立犯罪的一个条件,当然也是刑罚的前提条件,倘若将这种 量刑情节,而是判断行为人的责任是否减少、特殊预防的必要性是否减少的资料。例如,诈骗罪的被害人大多有过错,但这并不是对诈骗犯从轻处罚的情节。因为被害人的这种过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40.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地点、行为手段与行为对象(是未成年人或者成年人、精神病人或者正常人)对行为成立犯罪并无决定性影响,不管在何种时间、地点,采取何种手段,针对何人实施故意 转贷罪的特殊主观要件要素,是因为这里的高利转贷动机起到了区分高利转贷罪与贷款诈骗罪的作用。 综述之,既然犯罪圈的扩张或限缩是立法者价值判断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93.html -
了解详情
转贷罪的特殊主观要件要素,是因为这里的高利转贷动机起到了区分高利转贷罪与贷款诈骗罪的作用。 综述之,既然犯罪圈的扩张或限缩是立法者价值判断的结果 于立法者[32].法官应该根据社会现实的变化,想象立法者如果面临此种情况会作出怎样的价值衡量与选择。 第二,作为犯罪构成符合性判断小前提的案件事实,只有经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89.html -
了解详情
弹药等则另成立盗窃枪支弹药罪。 (2)犯罪对象的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引起行为性质的变化。例如《刑法》第269条的规定就是这样的一个例证。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的 行为。这种矛盾的特殊性就决定了刑法学中的客体也必然具有独自的含义。但无论怎样,客体和对象都具有对象性,即都是行为主体认识和活动的标的,这是在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6.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人在设计出此类外国货币后,用于使用的话则可能涉及到使用假币罪或诈骗罪,则是另外一回事。 最后,前述对公共信用的理解实际上采取的是扩张 犯罪构成条件之一的构成要件(Tatbestand),经特拉伊宁偷梁换柱后改为等同于犯罪成立的犯罪构成。但时至今日,我国刑法学中的犯罪构成是否仍然备受意识形态的左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9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