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或其后果,则该不履行被谅解。梁慧星先生在他的文章中认为,如果《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纳严格责任是受英美法的影响的话,《国际商事合同 侵权责任一般发生在预先不存在联系的当事人之间,他们相互间没有意思联络,更谈不上有什么权利义务方面的约定。如果说他们之间存在有权利义务关系的话,那就是法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43.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33]我国合同法第113条规定,赔偿损失的范围“应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74条则规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应与“包括 在内的损失额相等”。可预见的范围应与法律规定的赔偿损失的范围相一致,那么什么是可以预见的呢?仅仅预见损害赔偿的种类或类型而不考虑其数额的大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28.html -
了解详情
,是与处分行为相对应的概念。这里会让人产生疑问,无权处分行为的法律后果是什么?无权处分与权利瑕疵担保责任有何关系? 依据物权法理论,无权处分会引起行为效力 下,简单删掉权利瑕疵担保制度,不如向《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与《国际商事合同通则》靠拢为好。靠拢的办法是保留权利瑕疵担保这一历史悠久的制度。因为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73.html -
了解详情
给付等[2]。并根据不同的违约形态及造成后果来判断对方是否有合同解除权。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25条对根本违约作 公约》类似规定带来的主观标准认定上的困难,尤其是避免了将“预见”时间定为“订立合同时”(1964年《国际货物销售统一法公约》)对守约方的不公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660.html -
了解详情
商人,需要根据商业标准确定。一种保障是否充分,取决于个案情形下可以合理要求的是什么。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以前的交易,债务人的声誉,不安的理由的性质, 的判断也需要根据个案情形具体的判断。 3、CISG的发展 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基本吸收了英美法预期违约制度的框架同时也采纳了大陆法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75.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论其是否有过失。因此,英美法认为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损害是受害人的一项义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取了英美法的法理分析,规定受害人必须采取措施以 观点认为,应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确定。即一般人作为受害人在当时情况下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损害的扩大。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该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来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834.html -
了解详情
不论其是否有过失。因此,英美法认为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损害是受害人的一项义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取了英美法的法理分析,规定受害人“必须采取”措施以 观点认为,应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确定。即一般人作为受害人在当时情况下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损害的扩大。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该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来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03.html -
了解详情
第41条中,立法者将传送受这个法律保护的数据的行为,解释为可罚的。为体会什么是受该法保护的,需查阅第1条第2款,为了解什么不被 团体的公约》;关于契约的1964年《国际货物买卖统一法公约》、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90年国际商会《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994年私法统一国际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821.html -
了解详情
不论其是否有过失。因此,英美法认为采取合理措施减轻损害是受害人的一项义务。《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采取了英美法的法理分析,规定受害人“必须采取”措施以 观点认为,应以一般人的标准来确定。即一般人作为受害人在当时情况下应当采取什么措施避免损害的扩大。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以该措施在经济上是否合理来确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191.html -
了解详情
。德国学者弗卢梅认为,区分附延缓期限的债权与未届清偿期的债权对法律适用没有什么意义,而另外一些德国学者如梅迪库斯和拉伦茨,则认为两者之间确实存在着区别 对此,原则上应当作否定的回答,期限通常是推定为债务人利益而定(注:参见《日本民法典》第136条第1项;《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3条第2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1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