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情形。对于无非法占有目的的金融欺诈行为使用诈骗一词就不够确切。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中关于诈欺取财罪和诈欺得利罪罪名的规定也可说明这一点 。刑法之所以对有的犯罪作出对象明知要求而对有的犯罪则不予明确,主要是基于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差异。有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不明,主观恶性小,属于情节显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226.html -
了解详情
呢? 此外,金融诈骗罪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这种立法规定模式,已经在学界引起很大争论。例如,有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犯罪是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与诈骗罪之间 目的为主观要件。例如,占有型金融诈骗罪的构成就无需具备非法占有的主观要件[7]。如果说新刑法第194条至198条的规定反映了刑法重视的是客观因素的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64.html -
了解详情
故意犯罪和经济犯罪,而不包括过失犯罪和非经济犯罪。但《刑法分则(修订草案)》中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却包括了过失犯罪和非经济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刑法总则关于 决定,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归单位非法占有的行为。由于《刑法》第264条规定的盗窃罪的主体只能是自然人,因而对单位盗窃行为如何处理,实践中有两种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6.html -
了解详情
解释》第六条第二款中第一项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即可推定为非法占有的规定进行理论批判的同种观点,笔者的结论也是同样坚定: 9000+4000=8500,已经达到普通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起刑点,完全可以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中关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规定进行定罪量刑,这样既可以在理论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80.html -
了解详情
呢?此外,金融诈骗罪关于非法占有目的的这种立法规定模式,已经在学界引起很大争论。例如,有学者认为,金融诈骗犯罪是从诈骗罪中分离出来的,与诈骗罪之间存在 目的为主观要件。例如,占有型金融诈骗罪的构成就无需具备非法占有的主观要件[7]。如果说新刑法第194条至198条的规定反映了刑法重视的是客观因素的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21.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行为。这还可以从我国刑事法律中关于挪用公款的规定中得到印证,新刑法规定挪用公款的表现形式是归个人使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 的所有权性质,其误以为是属于被保管人所有,这属于刑法上的一个认识错误,这个错误并未影响到后来非法占有的恶意。赃物并非无主之物,违法或犯罪所得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3.html -
了解详情
人员编制但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在代表国家机关行使职权时,有渎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刑法关于渎职罪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非职务土地犯罪,即非法转让、倒卖土地 ?转让不办理登记,如何认定转让成功?在倒卖文物罪中,受让人非法占有文物,动产的占有就具有公示效应,而不动产的占有,是以登记为其公示效应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3.html -
了解详情
情形。对于无非法占有目的的金融欺诈行为使用“诈骗”一词就不够确切。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刑法中关于“诈欺取财罪”和“诈欺得利罪”罪名的规定也可说明这 之所以对有的犯罪作出对象“明知”要求而对有的犯罪则不予明确,主要是基于各种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差异。有的行为,如果行为人对犯罪对象不明,主观恶性小,属于情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50.html -
了解详情
》第六条第二款中第一项明知没有还款能力而大量透支,无法归还的即可推定为非法占有的规定进行理论批判的同种观点,笔者的结论也是同样坚定 9000 + 4000 = 8500,已经达到普通型信用卡诈骗罪的起刑点,完全可以依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中关于普通型信用卡诈骗罪的具体规定进行定罪量刑,这样既可以在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646.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中同样也存在占有的概念,但刑法意义上的占有不同于民法意义上的占有。这从国外刑法、民法中的相关称谓也可以看出。关于占有,德国在民法上称为 、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进行解释时,将其界定为违反十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