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经济的法律就是经济法,从而把合同法、公司法等归属经济法;或认为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经济法中必然含有经济因素,因此把一些表面上看来经济因素不强但需要 进行干预的结果,因此属于经济法的范畴。如关于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的条款是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服务私权的结果;关于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工资和对女职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764.html -
了解详情
所主张的包含劳动法(含社会保障法)与经济法。[10] 二、经济法与广义社会法的关系 经济法作为社会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社会法的基本属性。[11]这主要表 属性存在冲突,难以指望企业自觉履行,在立法中就把社会政策目标纳入政府和非政府公共组织(机构)干预市场的目标体系,赋予干预者实现社会政策目标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607.html -
了解详情
了市场主体,从而形成了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马路是一个典型的公共物品,按道理说,公共物品的提供义务应当由政府来履行、由财政资金来保障其实现。 公债筹集财政资金的措施,但是,地方发行公债仍然是法律所严格限制的。由于地方政府凭借税收或非税收入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常规性路径较为艰难,因而不得不寻求通过变相举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603.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费用制度的改革指明方向与路径。 一、诉讼费用制度与法院财政保障体制之关系考察 我国司法资源获取的主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拨款和裁判费用收入。[2]除了最高 《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试行) 》的颁布,我国开始进入诉讼有偿时代。由地方政府主要通过公共负担来支撑法院的运转不再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安排,更没有成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94.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是得到国家赔偿的一个前提性条件,而对于公共设施设置或管理上的瑕疵行为,全国人大法工委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草案 或管理人与使用人之间形成的是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非民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对公共设施进行设置或管理既是政府的职权又是其职责。所以因公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234.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5]。 造成上述社会管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和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快建立健全各种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参见温家宝:《提高认识 统一思想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4765.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动计划以及它与一般计划的区别,比较笼统。托马斯达伊认为公共政策是所有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情。这个定义突出了政策的表现形式。 建立健全环境管理法律制度体系的指导原则;⑤它明确了科学不确定性与环境保护实际行动的关系,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17] 3、环境个体责任、社会责任原则 传统观念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848.html -
了解详情
解决代表私人自由意志的行商权【Right】与国家经济干预权【Power】之间的制衡关系,也即是制度层面代表国家管制的市场准入机制对行商权自由行使的影响。以此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目的。然而,上述实证调研的结果却不能不让人对政府代表公共利益的正当性产生怀疑:倘若市场准入的运行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政治因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25.html -
了解详情
公共信托理论的核心。 (二)支持政府维护公共福祉的行为 由于在公共信托法律关系中,政府是公共信托财产的管理人,他是为了受益人(即信托人、实际 遵循的原则,其目的是防范在欠缺明确、清晰(clear and plain)的立法授权时政府因此而逃避本应承担的信托责任。这一严格解释原则鼓励司法机关审查立法机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479.html -
了解详情
的或与公众有关的利益?如果将其放在政治语境中考量?可以发现?原本较为模糊的公共利益便获得了清晰的主体人民?即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 ?即权力与权利的关系;二是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即权力与权力的关系。其中?权力和权利分别是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在宪法中的一种制度化形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68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