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被告人李金死刑。 【不同观点】 被告人的犯罪目的和案件起因对案件的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在一些案件中,被告人的 犯罪经过作出全面的供述,司法机关可以结合犯罪行为与结果判断被告人的供述是否属实,进而准确地认定被告人的犯罪目的。另一方面,即使被告人拒绝认罪,或者回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016.html -
了解详情
翻出1300余元财物,后三人逃离现场。 [分歧] 共同盗窃转化为抢劫,各参与者行为如何定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在盗窃财物时被人发现后,当场采取暴力 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没有实施过限行为的被告人不对其他被告人的过限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行为的认定有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674.html -
了解详情
某。赵某在一个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歧】 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其抢劫数额究竟如何计算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在实施 至于后面赵某基于同情将部分财物返还给受害人,这只是行为人的自由处分行为,不影响整个犯罪数额的认定,但可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当将赵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221.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面是白纸,不具有假币的基本特征,在市场上不具有假币的欺骗性,不能认定为假币。我们认为,构成假币应当具备与真币尺寸基本一致、图案基本相同、颜色基本 那么此次的诈骗尚没有着手实施,没有开始且无法预计是否开始的重行为如何能够吸收轻行为,这明显违反了犯罪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此外,按照传统的吸收犯理论,吸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350.html -
了解详情
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诊所内非法行医,造成他人死亡,其是否构成非法行医罪的主体。 对被告人马某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二种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马某的行为构成 法规的行为,而我国刑法并未将此类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视为犯罪行为来处理,故其行为不宜认定为非法行医罪。被告人马某在明知非法为他人接生可能会出现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345.html -
了解详情
翻出1300余元财物,后三人逃离现场。 [分歧] 共同盗窃转化为抢劫,各参与者行为如何定性? 第一种意见认为,被告人李某在盗窃财物时被人发现后,当场采取暴力 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没有实施过限行为的被告人不对其他被告人的过限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在司法实践中,对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行为的认定有重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357.html -
了解详情
时,也没有将该笔记本电脑移交。 [分歧意见] 本案在审理过程中, 围绕对王某的行为应当如何定性,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王某的行为应 ,是因为王某还在本单位工作并没有调离,因此,其行为只能认定为一般挪用公物行为,不应以犯罪论处。 [评析意见] 本人同意第一种意见。理由如下: 受贿罪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211.html -
了解详情
某。赵某在一个月后被公安机关抓获。 【分歧】 赵某的行为构成抢劫罪,但其抢劫数额究竟如何计算存在以下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赵某在实施 至于后面赵某基于同情将部分财物返还给受害人,这只是行为人的自由处分行为,不影响整个犯罪数额的认定,但可作为量刑情节予以考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当将赵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229.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司法实践中收受银行卡形式的商业贿赂犯罪案件频繁发生,个案表现形式各有差异,《意见》出台后,实务部门对于如何认定收受银行卡案件受贿数额存在认识分歧,有 能将透支额度数额计人受贿总额。 另有意见认为:收受具有透支功能的银行卡的行为意味着同时接受了行贿人给付卡内实际存款与透支额度,透支额度的数额与卡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58.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面是白纸,不具有假币的基本特征,在市场上不具有假币的欺骗性,不能认定为假币。我们认为,构成假币应当具备与真币尺寸基本一致、图案基本相同、颜色基本 那么此次的诈骗尚没有着手实施,没有开始且无法预计是否开始的重行为如何能够吸收轻行为,这明显违反了犯罪发展过程的客观规律。此外,按照传统的吸收犯理论,吸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