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同样也存在占有的概念,但刑法意义上的占有不同于民法意义上的占有。这从国外刑法、民法中的相关称谓也可以看出。关于占有,德国在民法上称为 、占用土地罪;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罪)规定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进行解释时,将其界定为违反十地管理法、森林法、草原法等法律以及有关行政法规中关于土地管理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800.html -
了解详情
进行索取,但是在实质意义上看来,这种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不是纯粹基于直接故意的非法占有,而是对于被索取者因其先行行为的故意或者过失行为导致某种后果而进行索要 性质的理论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在分析案件事实的基础上,结合刑法中关于敲诈勒索罪的实质、合理的解释进行理论上的最终确认,是处理敲诈勒索行为之罪与非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79.html -
了解详情
看似平淡,但是财产犯罪在所有的犯罪中具有常见、多发、复杂、疑难的特点,实际上并不容易掌握。大家都了解刑法分则关于财产犯罪的规定,但是财产犯罪本身尚有大量 种观点认为,该行为构成盗窃罪,因为现金放在取款机里,利用取款机的故障取款,实际上是一种非法占有的行为,构成盗窃罪。另一种观点认为,不构成盗窃罪,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76.html -
了解详情
。广义的侵权概念在民法、行政法和刑法上都可适用。例如侵害人身权,在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有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及其处罚,在刑法中有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这都属于侵权 的标的物经辗转后,辗转取得人是合法取得,不能适用关于无权占有的规定的情况下,物权人享有追及的权利。例如,所有人甲,在其不动产上设定抵押,抵押权人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48.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和随意处分集资款项的行为已经能够证明他们非法占有的目的。3)符合数额条件刑法第192条明确规定了集资诈骗罪成罪要件中必须包括的数额条件,也就是说 的区别,也就是看行为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并且基于这种目的采用了诈骗手段诱使被害人自愿交出财物。关于非法占有的主观心态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四方面来考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636.html -
了解详情
。1、刑法分则第二章关于违反枪支管理的犯罪的规定。我国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对枪支方面的犯罪作规定。其中包括:(1)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 、弹药、爆炸物罪,是指以暴力、胁迫和气体方法非法占有枪支、弹药、爆炸物的行为(第127条);(6)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是指违反枪支管理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70.html -
了解详情
罪定罪判刑即可,不应引用原刑法第79条的规定再认定什么故意毁坏他人遗忘的财物罪。对非法占有他人遗忘财物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秘密占有,在财物所有人前来查询、 被教唆的罪。(以下暂且简称纯教唆犯)因为它不是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就不适用于这种犯罪,也就谈不上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55.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理由在于:首先,贪污公款的行为必然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或者说,贪污公款的行为比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多出了非法占有目的。二者在构成要件上是 但只要没有造成严重伤亡实害结果,就只能适用第114条(不再适用刑法总则第23条关于未遂犯的规定);并不是适用第115条第1款,同时适用第23条关于未遂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778.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理由在于:首先,贪污公款的行为必然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或者说,贪污公款的行为比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多出了非法占有目的。二者在构成要件上是 但只要没有造成严重伤亡实害结果,就只能适用第114条(不再适用刑法总则第23条关于未遂犯的规定);并不是适用第115条第1款,同时适用第23条关于未遂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45.html -
了解详情
罪定罪判刑即可,不应引用原刑法第79条的规定再认定什么故意毁坏他人遗忘的财物罪。对非法占有他人遗忘财物的案件中,如果行为人秘密占有,在财物所有人前来查询、 被教唆的罪。(以下暂且简称纯教唆犯)因为它不是二人以上的共同故意犯罪,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规定就不适用于这种犯罪,也就谈不上按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71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