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适用善意取得。讨论这两个理由是否充分正当,应从占有与登记二者公示方式与公信力的比较入手。 (一)第三人对占有存在“误信”,何以对登记就不存在“误信” 属于继受取得。通说以“法律特别规定说”为由,主张善意取得系原始取得。但继受取得说亦有相当理由:动产所有权的取得系基于让于行为,与因时效、先占或添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6.html -
了解详情
善意取得的情况下,仍然是有效合同。相对人对所有权的取得,是继受取得、是依照合同的约定取得。因为在善意取得的情况下,合同是有偿合同,是交易关系,合同 交易关系,这是十分可笑、浪费自愿而又没有必要的事情。[12] 还有学者从另一个角度否定了善意取得作为原始取得方式的性质:先规定买卖合同无效,再让第三人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850.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按照合同或者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的,财产所有权从财产交付时起转移,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依此规定,财产所有权的移转以交付为要件,但 对所有权的期待权。德国民法认为此种权利是指所有权保留买卖中,买受人对标的物所有权的权利,是所有权的取得权。王泽鉴先生认为,期待权是指因具备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11.html -
了解详情
对抗的第三人在我国现行法上,有很多关于对抗第三人的规定。比如,《海商法》规定,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应当向船舶登记机关登记;未经登记的, 问题是,不履行给付第一受让人完全所有权的契约义务却为第二转让,并以让第二受让人先誊记的方式确定地使第一受让人丧失权利的转让人的行为,因该行为无第二受让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88.html -
了解详情
的合同,然后是银行向这个买主提供一个贷款,第三个合同是银行又把买主未来的房屋的取得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又给自己设置一个担保,是不是?这至少是三 采纳我的观点,然而似乎又模糊地采纳了我的看法。 把企业当作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这是非常荒唐可笑的。因为,实现现代化改制之后,“国家”(尽管实际上并不是国家而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928.html -
了解详情
正当原因占有其物为先决条件。这里仅考察所 有权的最原始取得方式,即先占取得。因为与先占取得相对,时效取得、购买、赠与、 继承等都不是原始意义上 概括起来,并以此为 基础,确立所有权取得的合理性,从而使所有权的取得本身就披上了神秘的面纱。神秘 面纱之后的“自然理性”究竟是人的武断猜测,还是一个绝对的自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706.html -
了解详情
符合《民法通则》和《物权法》关于财产所有权的取得,必须以合法为前提的规定,但是就民法的一般理论而言,原本作为动产的建筑材料经过加工、构建之后,就转化 能回避司法实践涉及过期临时建筑权属、占有等民事纠纷的解决。而通过明确过期临时建筑占有人的方式能够有效解决相关的纠纷,可避免因诉争建筑未经行政许可,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585.html -
了解详情
物;过了一段时间卖掉股份取得金钱的过程,属价值物转化为实物。因此,股东投资是其财产形态的转换,并不导致投资财产所有权的移转。 (二)对股权 法人财产权含有处分权能,放不进用益物权编,只能留在所有权编,且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定义方式和所有权的定义方式如出一辙,[37]因而导致有人将其曲解为企业法人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020.html -
了解详情
不多见。理论上可以想象的到的情形如下。第一,取得资产的所有权,资产中的知识产权等权利授予了其他经营者。资产所有权的取得人通过知识产权实现对其他 与取得股权并无实质区别,在此不再分门别类赘述。 七、经营者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者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反垄断法》第20条第3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350.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办理手续。”1987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又制订了《城镇房屋所有权登记暂行办法》,强调房屋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及房屋的改建等都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在土地使用权的取得、 的真正的恶意。另一方面,按第一种观点理解,只要后买受人采取的方式不正当,如教唆、与出卖人通谋等可构成侵害债权。事实上,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4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