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法律后果通常为产生请求义务人拒绝给付的权利。我国台湾学者史尚宽教授认为消灭时效,指的是因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至其请求权消灭的法律事实。王泽 后果。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负责人就《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答人民法院报记者问中指出,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目的主要在于督促权利人行使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2498.html -
了解详情
规则更是长期困扰民事审判工作的一个难点。笔者对审判工作中几个常见规则,逐一加以分析、评判,指出各自问题及缺陷所在,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诉讼时效期间起算规则 发生之日或伤势确诊之日起算,那么就会造成受害人在治疗过程中,担心超过时效,不能安心治疗;而且更为严重的是,有相当多的受害人法律知识非常欠缺,又没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6724.html -
了解详情
不到场无法实际处理,被告逃避的是公安机关的处罚还是民事赔偿,是否同意赔偿原告损失无从得知,诉讼时效虽以原告身体受到侵害时计算,但因被告下落不明原告无法 时效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在权利人主张权利,提起诉讼或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时中断。在通常情况下,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669.html -
了解详情
》、《产品质量法》、《环境保护法》等都有特殊情形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里规定了若干不适用诉讼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4]柳经纬:关于时效制度的若干理论问题,载《比较法研究》2004年第5期。 [5]江平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905.html -
了解详情
,就不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民事诉讼中称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指民事诉讼中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的 被丢失或者损毁的。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了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的期间是从权利被侵害时开始计算,即使权利人不知道自己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769.html -
了解详情
无效才能得到支持?或者说建设工程适不适用诉讼时效制度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其一,在我国民法学界,通说认为,对民事行为的无效的主张不受时间的限制, 很好的保护,不至于因为合同的无效导致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不至于贸易关系及各种民事关系崩溃。而且我国民法确立了善意取得制度,即第三人取得某项财产是善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520.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租赁合同产生的法律关系已经终结,双方重新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且该协议又是民事合同的一种,由此产生的纠纷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 以后,即发生一定后果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是权利人在一定期间不行使权利即丧失依诉讼程序保护其权利的可能性的民事法律制度。时效期间届满后所发生的法律后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4138.html -
了解详情
。这两条都是对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的具体解释,200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条对其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我国民事举证的基本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在该案中,张某已经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并且只有张某与李某才是合同的当事人,故该借款合同只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176.html -
了解详情
,即债务人存在自愿履行部分债务之事实行为,其法律后果是债务人放弃了所有的时效抗辩权。除非债务人在作出部分履行时,明确表示只愿意履行该部分之债务故应当 时效抗辩权。对于连带保证人汪某是否仍应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一条之规定,主债务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873.html -
了解详情
了当事人主义,原先依照职权主义审判原则已不适应民事诉讼模式。 其次,就理论上而言,时效制度属于实体法范畴,主动适用时效使实体法涉及程序法内容,却发生程序法的后果,立法逻辑存在明显欠缺。 第三,法官应当保持中立裁判者的角色,法官告知被告时效抗辩将直接导致原告的败诉,会使被告对法官行使这种释明权的正当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58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