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人民法院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再次审理的程序。民事诉讼调解案件与非调解案件在审判监督程序上有共同性,但又其有自身特点。(一)民事 再审程序的功能。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应依法立案再审:一是调解违反自愿原则;二是调解协议的内容违反法律;三是调解书的内容损害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82.html -
了解详情
机制的重要途径。对于许多小额诉讼案件,有的法院认为此类诉讼含有炒作的成分,属于滥用诉讼权利,不符合诉讼经济的原则和立法精神,不予立案,而要求当事人采取非诉讼解决 上诉。这就使再审程序,兼具了小额案件上诉审之功能。但与此同时,民事诉讼法之相关规定,宜作适当修改,以期互相衔接。如小额诉讼案件,仅得依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87.html -
了解详情
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供该人民法院辖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证明材料。第二条对两个以上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执行案件,人民法院在立案前发现其他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已经立案的 已经采取的执行措施。第二十四条申请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提起诉讼的,执行法院应当依照诉讼程序审理。经审理,理由不成立的,判决驳回 ...
//www.110.com/fagui/law_317208.html -
了解详情
、中国台湾省等均是这种模式。二、调解在民事诉讼中的价值不得不承认,调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在民事领域,我国大力倡导相关案件的调解适用,特别是在新的民事诉讼法中 ,由不同的法官来负责调解与裁判,调者不审,审者不调,进一步将民事诉讼程序划分为庭前准备和庭审两个阶段,将调解放在庭前,甚至是立案前。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575.html -
了解详情
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判决,并取得该案诉讼程序上主体地位的资格,即对于具体的诉讼有作为当事人起诉或应诉的资格。[3]民事诉讼的一个特点是必须首先存在对立的 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环境侵权案件中,能够提起环境侵权民事诉讼的原告只能是人身权或财产权益直接遭受环境行为侵害的受害人,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954.html -
了解详情
提供证据是当事人实现其权利主张的前提。当前当事人申请法院取证的程序机制极不健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确立了法院依申请调查取证的制度。问题 能够促进社会公益的形成,推动社会的发展。法官的阐明权在民事诉讼中并不陌生,如法官在受理案件时,如果不受理,要告知当事人怎么办。这就是阐明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3.html -
了解详情
有管辖权,从而形成的争议。不包括法院与仲裁机构之间就同一案件重复受理和法院以民事诉讼立案受理,而公安机关以涉嫌刑事案件要求移送所形成的争议。 近年来,民事诉讼 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对于在管辖争议未解决的情况下抢先下判的法院,进行严肃处理。按照违反法定程序,以提审或审判监督的方式撤销该判决,并将案件移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455.html -
了解详情
瑕疵诉讼行为与审判行为。由此它危害了司法权威,影响诉讼的公正与效率。如何建立良好的民事诉讼程序,是当前民事诉讼改革的必须关注的问题。因此,把诚实信用引入 ;在诉讼中无正当理由否定自己或代理人或本方先前的诉讼行为;对已经立案的案件在受诉法院之外的法院再行起诉或者对生效裁判在其他法院再行起诉;通过胁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052.html -
了解详情
中院缴纳50元受理费就可以提起上诉。从立案到审理,被告借此又可以拖延十几天甚至几十天,从而达到了拖垮对手,迫使对手让步或和解的目的。 民事诉讼被告故意利用管辖异议拖延诉讼带来了很多弊端。一些民事案件,原本可以利用简易程序快速审理,但由于被告故意利用管辖异议拖延诉讼,案件审理周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41.html -
了解详情
提 起行政诉讼。对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案件,当事人又起诉的,告知原告按照申诉处理。 一般认为,这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法中对释明权的最初规定。接着是1993 ,适度行使原则。释明权的行使只能在法定范围、依法定程序进行,要防止过度行使释明权。民事 诉讼的过程是一个私权的救济过程,它的立足点始终是围绕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17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