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来了巨大压力。造成双方均有怨言的根源之一,就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再审事由的规定过于简约。[1] 原先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仅有五项,原则性太强 的再审申请,最终只能被解释为一种广义上的申诉,而不是民事诉讼法上的诉。 为改变这种现状,在民事诉讼法学界,一直存在将审判监督程序改造为再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19.html -
了解详情
其主要表现如下:首先,依据我国民诉法关于级别管辖的规定,通常情况下基层法院管辖第一审民事案件,因而绝大多数民事案件的终审法院为中级法院。终审法院的 规定外,上级法院不得主动予以变更[11].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应该对上诉请求的有关事实和适用法律进行审查”。学理上一般据此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3.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确答案,需要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抗诉的法定情形作深入的剖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5条对抗诉的法定事由总共规定了四种情形,即(1)原判决 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由于民事诉讼法关于法院应当调查取证的情形规定得较为原则,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699.html -
了解详情
的正确答案,需要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抗诉的法定情形作深入的剖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85 条对抗诉的法定事由总共规定了四种情形,即(1) 原 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由于民事诉讼法关于法院应当调查取证的情形规定得较为原则,最高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399.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判决、裁定提出抗诉的条件和程序。高检院在下发关于做好民事诉讼法实施工作通知的同时,就检察机关受理民事、行政申诉分工下发了专门通知,明确了民行检察部门 针对案件而行使公权力的行为,是依据民事诉讼法所实施的诉讼行为。我国民事诉讼法在总则中规定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并没有单独规定执行权,因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290.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政诉讼案件;特殊情况下,相对人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的行政诉讼案件。 最后是严格规定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行政抗诉的条件。简单说来就是按照从严原则,对《 人。换言之,非实体权利人或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不是当事人,不能提起民事、行政诉讼。我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关于原告的规定与传统的当事人适格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813.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权或者检察院行使法律监督权对法院已作出的欠缺正当性的生效裁判予以纠正的特殊救济性程序制度。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上述情况的发动再审,既没有时间限定,也 的实践看,几乎百分之百的抗诉案件均起源于当事人的申诉。三是强化说。这种观点认为,检察机关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总则的规定,对民事审判活动实施全面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4.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2、特点 综观上述条文规定内容,可以发现我国民事诉讼法关于民事再审启动事由的规定有以下特点: (1)先确定裁判结论错误, 信息来源。因此,二者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二年后,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申诉的方式请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加上人民法院、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4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申请再审或提起抗诉。尽管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称《证据规定》)第44条、2008年11月8日颁布 ,判决确定后都不允许提出再审申请。[21](P478)但是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都没有规定再审的补充性原则,为了维护生效裁判既判力,为了正确处理再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602.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程序包括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一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都做了相应的限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起诉条件和提起再审条件的 一级法院决定上诉案件;(2)在上诉判决之前,原判决不生效。 美国民事诉讼中关于上诉的规定。美国联邦法院并不认为上诉权是美国《宪法》修正案第14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5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