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2008年第4期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美国上市公司收购与公司社会责任的运用状况,其次分析日本对上市公司收购与公司社会责任理论的运用,最后探讨公司 利益的驱使下赋予董事们多余的理由以击败敌意的收购控制权的要约。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的公司收购浪潮汹涌澎湃。其中,敌意收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在美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75.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格作出了底线规定:协议收购的非流通股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要约收购的价格参照流通股价格。但是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MBO案例中,收购价格甚至比每股净资产还低 ,Vol.76,P155-167,(1986);沈艺峰:《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现代演变:美国三十五个州反收购立法的理论意义》,载《中国经济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449.html -
了解详情
的价格作出了底线规定:协议收购的非流通股价格不低于每股净资产,要约收购的价格参照流通股价格。但是在我国一些上市公司MBO案例中,收购价格甚至比每股净资产还低 ,Vol.76,P155-167,(1986);沈艺峰:《公司控制权市场理论的现代演变:美国三十五个州反收购立法的理论意义》,载《中国经济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15.html -
了解详情
报表的依据。(Beams,1996) 从理论上我们支持采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做法。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上市时资产价值的确定受到当时诸多条件的影响和 可设置一定标准,符合此标准的,就应当由收购方聘请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 (2)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又带有政府干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686.html -
了解详情
报表的依据。(Beams,1996) 从理论上我们支持采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做法。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上市时资产价值的确定受到当时诸多条件的影响和 似可设置一定标准,符合此标准的,就应当由收购方聘请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2)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又带有政府干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5467.html -
了解详情
报表的依据。(Beams,1996)从理论上我们支持采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做法。这是因为:第一,我国上市公司在上市时资产价值的确定受到当时诸多条件的影响和 似可设置一定标准,符合此标准的,就应当由收购方聘请会计师对上市公司进行价值评估。(2)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没有统一的操作程序,又带有政府干预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882.html -
了解详情
,甚至无从知悉收购者的真正身份。[7]有鉴于此,美国于1968年通过《威廉姆斯法》,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行补充,即对公开要约收购进行规制,其中包括对一致行动的规 ,参见李伟:《论我国证券法中的上市公司收购》,《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第31页;范黎红:《论强制要约收购义务触发点之合理界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79.html -
了解详情
,参见李伟:《论我国证券法中的上市公司收购》,《政法论坛》1999年第1期,第31页; 范黎红:《论强制要约收购义务触发点之合理界定》,《 的真正身份。[4](P150151)有鉴于此,美国于1968年通过《威廉姆斯法》,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进行补充,即对公开要约收购进行规制,其中包括对一致行动的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49.html -
了解详情
等方式,采取非竞争手段和利用对市场的垄断控制权突然提出并购要约或对东道国目标上市公司强行进行收购的行为。 外资并购历来有追求垄断市场的自发倾向,如果不 ]为此,要建立相应的并购经济信息网络、档案管理系统和分析系统。我们可仿效美国,一经发现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跨国投资和并购,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对于跨国公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0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的并购行为并不必然产生上市公司现实状况的改善。据统计,从1951年到1975年25年间,180家美国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外国公司而建立的5914家国外子公司中有 方利用控股权力掠夺中小股东的权益,中小股东既不能利用强制要约的收购法律制度来退出该上市公司,又无其他法律上的依据对该侵害行为造成的损害进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8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