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其家及其妻氏”。汉魏时,籍没财产屡见于史书。到了唐代,关于没收财产(当时称没官)的法律规定更加明确、完备。唐以后,各朝刑律基本沿袭了唐律 的重要原因。我国也完全可以这样做,而没有必要保留如此大范围的没收财产刑。鉴于我国没收处分制度在设计上的缺陷,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⒃?第一,提升没收处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226.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等含义,涵括了天理、国法和人情的意义。[1] 从制度上看,传统中国历代法典的开篇,尤其是唐代以后诸法典的《名例》篇,以及历代正史中的《刑法 ,事实上都是在对天理、国法与人情一体化的来历与正当性的论证和重述。[2] 如果再从法的实践方面来考察,传统中国留传下来的司法判决和文献亦能印证这一点,至少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3339.html -
了解详情
记载:“法,常也;律,常也。”可见,在秦汉时,“法”与“律”二字已经同义。唐代《唐律疏义·名例》称:“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该又称战国时李 ,对“法”这个词可以有动态和静态两种意义上的理解。所谓静态的法,通常是指法律规则、制度;而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过程。或者就像法律社会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176.html -
了解详情
记载:“法,常也;律,常也。”可见,在秦汉时,“法”与“律”二字已经同义。唐代《唐律疏义·名例》称:“法亦律也,故谓之为律。”该又称战国时李 ,对“法”这个词可以有动态和静态两种意义上的理解。所谓静态的法,通常是指法律规则、制度;而动态的法,则泛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活动或过程。或者就像法律社会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178.html -
了解详情
持杖群盗,一匹以上,不持杖群盗五匹以上,皆死。[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法律发展得相当完备。《唐律疏议》不仅为后世立法的楷模 ,按贪污罪定罪处罚,法定最高刑却为死刑。根据有权的司法解释规定,涉嫌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至10000元之间的,应予追诉,在沿海经济发在地位,涉嫌职务侵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7.html -
了解详情
“持杖群盗,一匹以上,不持杖群盗五匹以上,皆死”。[5]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法律发展得相当完备。《唐律疏议》不仅为后世立法的 ,按贪污罪定罪处罚,法定最高刑却为死刑。根据有权的司法解释规定,涉嫌职务侵占,数额在5000至10000元之间的,应予追诉,在沿海经济发在地位,涉嫌职务侵占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47.html -
了解详情
不正常死亡的,主管官员要治罪。明代承袭唐律,虐待狱囚者,与唐代同样处分。 明太宗朱元璋信奉重刑主义,在明朝建立之初即提出重典治国,提倡用 侵害财产权的犯罪,同时,他又吸取历代恤刑的司法经验,对老幼犯罪网开一面,并建立了一整套严密的逐级复审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冤屈的出现,对于当时已经相当激烈的社会矛盾起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3547.html -
了解详情
对于庞大的中华帝国来说,实质意义上是一个符号性的东西。具体的行政司法必须依靠一个庞大的官僚系统。而在中国古代,这个庞大的官僚系统就是文人所组成,在历史上自汉代以来,虽然选拔方式不相同,从推荐到唐代的科举趋于成熟,但其组成部分都是文人知识分子,不管是儒家还是法家知识分子。不仅这个庞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52.html -
了解详情
东平61中国司法能动性的开启及其规制张榕陈朝阳62电子银行立法若干法律问题研究郭俊秀63契约精神与中国税法的现代化李刚64美国科技领先的制度供给朱 大陆先锋诗歌(1976-2001)四种写作向度陈仲义112 论唐代文士的集会宴游对创作的影响吴在庆113 我国三资企业职工体育现状调查与分析兰自力114 ...
//www.110.com/fagui/law_214741.html -
了解详情
》,记载郑译所言:“出为方岳,杖策而言,不得一钱,何以润笔。”唐代诗人杜甫有诗曰:“故人南郡去。去索作碑钱。本卖文为活,翻 思想方面,美国传教士林乐知(YoungJAllem,1836—1907)就是一位在中国倡导和宣传西方著作权制度的重要代表人物。林乐知1859年来华,先任上海广方言馆教习兼江南制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0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