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另一方当事人形成结盟关系。大陆法系刑事诉讼采取审判中心原则,法官可以单方面调查询问证据。与此相应,大陆法系中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问题则呈现出相当的重要性。民事 如果他们也被赋予对于所需证明问题的选择权以及如何证明的主导权的话,则证据资料的关联性的程度将会降低,而收集证据的范围将会扩大,从而在法庭上基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08.html -
了解详情
实体法中的“适法行为”必然要在民事诉讼法中获得应有的位置,当事人的诉讼行为包括收集证据的行为除定性为合法行为与违法行为之外,还应当有“诉讼适法行为”, 的消极影响。且不论普通法院有无权力直接适用宪法规定、是否享有违宪审查权以及如何对适用宪法进行司法控制,最高法院关于私自录音的司法解释本身便使人产生疑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02.html -
了解详情
,加重人民法院负担,不利于提高人民法院的审判效率;另一方面,人民法院依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证据的做法,也不利于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保护。特别是对“人民法院认为审理 的讨论十分热烈,设置举证时限制度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要求。但就如何设置这一制度,一般认为,举证时限制度关系重大,只能通过修改民事诉讼法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15.html -
了解详情
口供的主要原因是刑讯逼供。[1]由此可见,建立和完善以刑讯逼供为主要目标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于预防刑事错案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 可能严重影响司法公正的?什么是补正及如何补正?什么是合理解释?其次,上述规定遗漏了一些非法证据,例如,收集证据的主体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58775.html -
了解详情
重新收集,耗费了大量的司法资源。而且在某些情况下,重新收集证据难以实现,例如具有不可恢复性的实物证据,事后不可能进行重新收集和扣押。[7]此外,就实物证据而言, 证据的衔接规则《刑事诉讼法》(2012年)仅有一款的规定,对于该款规定如何理解决定着其在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效果。本文不揣冒昧,尝试对该款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9351.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使用的疑惑,但是,这一分类并没有解决电子证据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如何收集、审查、核实、运用电子数据的问题。 一、电子数据及其特点 一般认为, 计算机犯罪侦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93页。 {10}《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成为网络犯罪克星》,载《计算机安全》,2009年11月刊。 {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17.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对策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作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证据制度在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既简单又不全面,在刑事诉讼法的225 该书证物证也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而且详细规定了如何收集书证物证,如何收集调取物证书证,如何勘验检查,扣押搜查中扣押清单没有侦查人员、物品持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7611.html -
了解详情
成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但是对于应当如何界定合法性的内涵却有争议。多数人认为,合法性指证据的形式、收集证据的主体及收集证据的程序合法。(注:何家弘 ,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56-59页。) 我国台湾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没有关于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的规定,实践中也缺少可以依据的案例。学者对此的观点有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7331.html -
了解详情
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8]。 那么,站在取证和举证的角度看,侦查机关如何以证据证明其诱惑侦查行为究竟系合法还是违法呢?按照通行的区分合法与违法诱惑 侦查人员为迷惑嫌疑人必定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目的,当然可以归类为以欺骗方式收集证据。虽然在刑事侦查中,基于打击犯罪之需要,并不完全禁止侦查谋略等欺骗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03.html -
了解详情
在检察机关办理案件中,应当严格贯彻有关法律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以下就如何理解、贯彻两个证据规定的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一、适应法律不断完善的需要,注意 人员只是记载了别人给他送东西的事实,他还给别人东西的事实都没有记载。这样收集证据,是十分危险的,很容易导致冤假错案。 其次,要做到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31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