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止犯能否并存。 对第一个问题,当前,我国多数学者以及司法实务中均认为,共同实行犯不存在既遂犯与未遂犯并存,笔者在此不论。对第二个问题,我国刑法 ,主要是:在自动放弃犯罪行为的场合,是否要求以有效阻止共同行为之实行,或防止犯罪结果之发生为其构成中止犯的必备要件。 我国共同犯罪中止理论的主流观点认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6929.html -
了解详情
性质组织罪;被告人赵树卫、陈继文、张涛、蔡熠、刘兆强、韩忠德构成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理由如下: 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一款和全国人大常委会 检察机关抗诉理由的法律分析 1、在全案涉及7个罪名的16起犯罪中,共同犯罪12起,单独犯罪4起。犯罪时间从1991年4月至2000年2月近10年时间。以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6.html -
了解详情
。对此,笔者认为应视不同情况而定,现将自己的一点浅见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 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的行为,还没有相应的条文将其规定为犯罪,也就是说对该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法律尚无明文规定,而刑法第三条又明文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68.html -
了解详情
没有疑问,但是在李某杀害被绑架人后,王某明知这一情形的情况下,又继续实行了索要赎金的行为,对于王某是否构成绑架罪的共犯有不同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王某构成李某绑架罪的共犯。理由为:虽然李某第一次提出绑架行为时,王某拒绝,但是在共同犯罪可以分为事先的通谋和事中的通谋,王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3038.html -
了解详情
张xx也未分赃。争议要点:二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既遂的共犯。裁判理由:共同犯罪中止的有效性应以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并有效地阻止其他共犯继续实施犯罪或者 行为,因而也应为王XX的行为承担责任。故本案中的二被告人均构成盗窃罪既遂,其共同犯罪数额应认定包括该4万元存款。适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620.html -
了解详情
搜取被害人的财物,并携带赃款逃走。争议要点:上诉人与原审被告人匡家荣的行为是否构成抢劫罪。对原审被告人何德权的行为应如何定性及量刑。裁判理由:上诉人在 家中财物的行为,属于事先无共谋但事中参与他人共同犯罪的后续行为的性质。因此,应认定何XX与上诉人与匡XX构成抢劫罪的共犯。同时根据罪责自负原则,何XX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0446.html -
了解详情
任某帮助伪造证据案—伪造证人证言的行为是否构成帮助伪造证据罪一、基本情况案由:帮助伪造证据案被告人:任某,男,1967年3月13日出生, 规定的犯罪认定,即以徇私枉法罪认定其次,被告人任某不具有“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行为,而具有徇私枉法的行为。“帮助”当事人伪造证据的行为必须要求行为人与当事人共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5856.html -
了解详情
出具虚假内容发票的方式,套取专项资金,骗取公共财物,其行为均已构成贪污罪。本案为共同犯罪,在犯罪过程中孙建忠起主要作用为主犯,李洪杰起次要作用为 。 解析 本案的焦点是:被告人孙建忠客观上没有占有所套取的国家资金,其行为是否构成贪污罪?笔者认为,本案二被告人相互勾结,利用了各自的职务便利,客观上采用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632.html -
了解详情
应认定为盗伐林木罪的共犯。 《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求有共同的故意,且事前有通谋。在吕佐福、何仙林 创收,擅自处理赃物的行为违反法律的规定,应当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p#副标题#e# 四、是否属于非法收购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 如果第二次何仙林来拉木材的时候,相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26.html -
了解详情
,即报警,陈甲、陈乙双双被擒。 争议焦点:陈甲、陈乙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第一种意见:陈甲、陈乙虽然事前经密谋以搭乘摩托车为名,途中设法将摩托车 ,不构成抢劫犯罪。 第二种意见:陈甲、陈乙的行为共同构成了抢劫罪(预备)。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理由是:根据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42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