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规定了直接故意危险犯的情形下,其科学性便值得怀疑。因为传统的理论认为,在故意犯罪中(至少部分存在,而危险犯恰属其中,后文论述)是存在未遂犯的。这也 ,在该案中法院认为危险犯是存在未遂的。(至于该罪是否是危险犯则是另一个问题)二“既遂说”的瑕不掩瑜那么,“成立说”的缺憾是否就意味着“既遂说”的完美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609.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承继的共犯的成立等问题。即成犯,是指一旦发生法益侵害结果,犯罪便同时终了,犯罪一终了法益就同时消灭的情况。故意杀人罪便是如此。状态 [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3)。 [9]胡云腾,存与废――死刑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0。 [10]〔日〕大谷实,刑法各论[M]. 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97.html -
了解详情
其如此,笔者在充分调研一些盗窃、毁坏电力设备案件的基础上,对危及公共安全问题展开专项研究。 一、重大公私财物安全作为公共安全的限制条件 关于公共安全,理论上存在 ,在危险犯中,危险状态也是一种既遂结果,据此,危险状态应当作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具体危险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740.html -
了解详情
以及被盗、毁的电力设备及其购置、更换、修复费用应否计入直接经济损失等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确立危及公共安全的量化标准。 关键词:电力设备 公共安全 重大公私财产 直接 在危险犯中,危险状态也是一种既遂结果,据此,危险状态应当作为间接故意犯罪的客观要件要素。 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破坏电力设备罪是一种具体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38.html -
了解详情
、抢夺罪转化的抢劫罪的适用 关于由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的抢劫罪,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如何理解刑法第二百六十九条中的犯盗窃、诈骗、抢夺罪, 这 抢劫罪。但如果行为人使用暴力造成被害人伤害或者死亡, 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的, 则按相关犯罪定罪处罚。 2.盗窃、诈骗是仅限于侵犯财产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359.html -
了解详情
)之分。免责条款可以免除Liability,但不能免除Duty,故意次义务可免除(不存在违反问题),但原义务依然存在,引诱违反义务仍可成立侵权。1969 明著:《侵权行为法》,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29]刑法学者在研究犯罪构成时,通常采用四要件说,即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和客观方面。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56.html -
了解详情
人重伤、死亡”中的疑难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 笔者认为,在行为人抢劫行为既遂的情况下,对于致人重伤、死亡的严重后果不管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均成立结果 主要客体是财产关系,犯罪分子的主要目的也是夺取财物,而侵犯人身只是取得财产的犯罪手段。[2] 笔者认为,应该采纳双标准说,即对于抢劫罪的基本罪,采用是否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765.html -
了解详情
和黎景全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当天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有关问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两起醉酒驾车犯罪 分析。{2}(P13)另外,行为人驾车肇事时对违反交通管理法规本身所持的心态可能是故意的,即明知故犯,应区别于交通肇事行为中对后果的过失、逃逸过程中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9.html -
了解详情
了,能否在量刑时再次使用。⑹因此,对最容易产生误解的犯罪事实部分的量刑评价问题予以研究,在同一犯罪事实中充分认识或发现各种量刑根据,纠正因对禁止重复评价 以为,这种情况实际上是根据幼女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缺乏辨别能力,而将行为人主观故意推定为强奸罪所要求的违背妇女意志。但实际上,幼女是自愿的,行为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11.html -
了解详情
黎景全均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最高人民法院当天就醉酒驾车犯罪的有关问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两起醉酒驾车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 (6)。 {6}蒋熙辉刑法解释限度论[J].法学研究,2005, (4)。 {7}梁根林.罪刑法定视域中的刑法适用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