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制定的法律享有部分补充和修改权。两者虽然都有权制定和修改法律,在形式上、字面上的区别仅在于前者为“基本法律”,后者为“其他法律”,但在实质上, 立法权,强化其最高立法机关地位。为了完善我国宪法对经济法立法权的规定,应把宪法第62条第三款修改为“制定和修改刑法、民法、经济法、行政法……和其他基本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47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14]三是指实体法。[15]四是指刑法,行政法及民法中那部分具有可惩罚性,有较强的强制手段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16]五是指公、检、法机关 却是法律明文和严格规定的。在这一方面,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我国的“党中央、国务院联合发文”。不承认这种联合发文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法律的态度是不符合实事求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4.html -
了解详情
三人与事实婚姻当事人缔结婚姻的行为不得视为故意而构成重婚,除非主张第三人重婚者有充分的证据证明第三人确实知情(恶意)。 (三)我国事实婚姻产生的原因 事实 载《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1期,第56页。 [3]刘艳霞:《事实婚姻略论》,载《理论探索》2005年1期,第21页。 [4]关越:《关于事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4606.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表明,国家或立法者顺应某种客观必然性或出于某种主观目的,而将传统行政法、民法、刑法乃至程序法的规范和手段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某一社会活动领域的各种 :谁要想建立一个经济法部门,就必须指出这些经济法规在调整对象上的同类性,或者提出我国现阶段已产生了一种新的经济关系,它不同于以往人们所认识的任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002.html -
了解详情
至于在某些局部细节上的程序设计参照哪种模式运行,则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否则,即使理论上和立法上设计得完美无缺的刑事审判模式,倘若不适合我国国情而发挥 审判过程中,通过调查证据,查明案情,正确运用刑法,合理解决被告人的刑事责任问题,惩治犯罪行为,解决控诉方与辩护方之间的争议以平息纠纷,维持社会利益的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277.html -
了解详情
廷杖制度的出现标志着滥用非法之刑的行为得以制度化,对明朝的法制产生了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厂卫制度严重干涉了司法独立,很大程度上甚至取代了正常的司法 10卷第4期 〔8〕殷啸虎 《中国古代司法鉴定的运用及其制度化发展》中国司法鉴定2001 〔9〕《略论我国古代司法鉴定制度》 李冰 刊于《郑州工业大学学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97.html -
了解详情
》)第53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判行政案件,应当以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为依据。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就是法律上的真实而非客观真实。但行政诉讼法没有对法律真实与客观 国家的有益作法,又要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二,行政裁决也是行政机关行使职权的行为,对于行政裁决诉讼案件法院审查的重点是行政机关是否依法行使了裁决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47.html -
了解详情
所争议的内容通常是环境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合法性的判定问题;环境刑事纠纷则是指破坏环境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关于环境资源保护的规定并应受刑事追究,从而在行为 理解,即仅限于在行政措施层面上向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告发,并不包括社会公众通过诉讼手段来制止、纠正破坏环境的行为。所以,我国普通民众对于空气被污染、旅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7.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公文书直接确定其证据效力。 我国台湾学者在论述评判公文书实质上证据力时,认为生效性文书,因其文书内容的作成,即系该法律的行为的完成,若该文书为真正 追求,同时,也并不完全符合适用举证责任进行裁判的条件。关于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可参见赵钢、张永泉:《略论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2.html -
了解详情
作为公文书直接确定其证据效力。 我国台湾学者在论述评判公文书实质上证据力时,认为生效性文书,因其文书内容的作成,即系该法律的行为的完成,若该文书为真正 追求,同时,也并不完全符合适用举证责任进行裁判的条件。关于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可参见赵钢、张永泉:《略论举证责任的适用条件》,载《现代法学》2000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5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