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3146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进而也会形成这样印象:刑法规范是自足,即如果T,则R。在对具体案件事实满足构成要件进而引起法律后果判断,按照拉伦 构成要件前加上限定词。例如,德国刑法第16条事实上认识错误中对法定构成要件(gesetzlichen Tabestand)缺乏认识,法定构成要件只能是法律规定构成要件(罪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500.html -了解详情
滥用可能支配力成为问题。所以,在判断占有归属时候,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赖关系程度、强弱实质成为重要判断标准。只是,这种观点在如何判断某具体 ,而不是在刑法正面肯定本来没有权限收取人所谓存款债权。参见前引[42]。但是,在随后有关判例当中,日本最高法院也明确指出,对错误汇款进行更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39.html -了解详情
滥用可能支配力成为问题。所以,在判断占有归属时候,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信赖关系程度、强弱实质成为重要判断标准。只是,这种观点在如何判断某具体 ,而不是在刑法正面肯定本来没有权限收取人所谓存款债权。参见前引[42]。但是,在随后有关判例当中,日本最高法院也明确指出,对错误汇款进行更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442.html -了解详情
,因而对于司法者而言,还有可罚之社会危害性判断问题。[7]实际上是肯定以罪刑法定与可罚之社会危害性相结合双限司法标准来定罪。[8]对于法益侵害或者 益侵害说或者义务违反说,乃至人格不法说都在认为行为人存在罪过前提在客观认识犯罪客观存在,这种认识立足于犯罪社会意义,而社会危害说在同样前提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76.html -了解详情
日本刑法学中,随着目的行为兴起,强调违法性本质在于违反社会伦理规范法益侵害二元行为无价值论认为,在社会危害性即违法性判断,不仅要考虑侵害或者 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此外,我国刑法学通说还认为,不能犯即行为在性质没有引起结果现实危险,行为人因为认识错误而予以实施场合也构成未遂犯,也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31.html -了解详情
上进 行。例如,依照因果行为,从纯粹经验角度,我们就无法理解一个单独不作为何 以具有刑法意义而应被纳入构成要件进行判断?但是如果从社会价值评价 结果;在无认识过失场合,也同样有依照特定可 能性决定行为实际意志存在。换言之,过失行为决定也是出于意志行为,即使这是 一个错误意志,这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34.html -了解详情
认识是正确,但是这种理论完全以行为人认识作为基础来判断因果关系,将一般人以经验法则判断排除在外,显得将因果关系基础理解得太窄,而且往往会放纵犯罪分子 (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17]陶龙生:刑法因果关系(M).蔡墩铭:刑法总则论文选辑(C).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80.html -了解详情
运用抽象事实认识错误处理原则来解释这种现象。另一方面,即使按照抽象事实认识错误来处理这种现象,只会导致案件处理过于复杂。这不仅因为理论对抽象事实 指事实上支配,不仅包括物理支配范围内支配,而且包括社会观念可以推知财物支配人状态。从主观说,刑法占有只要求他人对其事实上支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0754.html -了解详情
。[3]笔者认为,上述案例实质涉及当事人同意效力判断问题,即当事人同意基本概念及分类、当事人同意有哪些限制条件,当事人在认识错误情况下效力如何认定。只有 价值和意义相符。被害人承诺之所以能够作为刑法正当化事由,主要是基于对公民自由决定权尊重,同时也是刑法谦抑性体现。在法益所有人已就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643.html -了解详情
结果只是一种必然伴生加重结果。事实上,这种将罪过判断与危险判断联系起来观点在大陆法系德国并不鲜见。 在德国刑法学界,传统被定义为实现构成要件 客观危险程度越高,行为人越能认识到结果发生高度可能性,客观危险程度低,行为人即难以认识到结果发生可能性。行为人对危险判断可以为意志因素输送动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2.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