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再审的必要,依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作出的裁判,依法也不属于检察院抗诉的范围。执行程序是为强制实现判决、裁定等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而设立的程序,因此,人民法院为了 的基本思路》,《法治论》1996年第2期。(3)黄松有《对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思考》,《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9日。(4)顾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381.html -
了解详情
民诉法第14条实质上宣布了人民法院独立行使民事审判权的破产。二是抗诉时机的滞后性使民事检察成为纸上谈兵。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设立的本意是让检察机关通过行使抗诉权, 不上诉,则其作出的裁判发生法律效力,产生相应的确定力、既判力和执行力,也就意味着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审判的民事权利义务再提起诉讼;人民法院非经法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65.html -
了解详情
1日起施行。新民诉法围绕解决申诉难、执行难两大顽疾,对民事诉讼法的第十六章审判监督程序、第三编执行程序作出重大修改。伴随着新民诉法的颁布,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5-179页。 [3]廖中洪:《中国民事诉讼程序制度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262-267页。 [4]同[3],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55.html -
了解详情
特色不准带有任何的附加条件。即此种抗诉一经提出即发生启动再审程序的必要,同时民事判决执行程序必须中止。此规定反映出的问题是: 其一、启动再审程序的随意性。不管抗诉 徐继军著:《论我国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改革》,发表于《现代法学》杂志2004年第2期。 ⑦张卫平著:《民事再审事由研究》,发表于《法学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诸多问题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民事审判监督制度的革新提供新的思路。 司法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司法观念的革新和司法体制 的首要方式,处理纠纷的优先选项。④、有利于依法保障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原则。必须严格执行三大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和程序,做 到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切实保障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99.html -
了解详情
研究一宪法与公民教育研究一宪法学江国华武汉大学副教授博士学江国华武汉大学副教授博士3704SFB201宪法监督制度研究一宪法学邝少明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监督制度研究一宪法监督制度研究一宪法学邝少明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学邝少明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3804SFB2018中国违宪审查模式的选择--中宪法体制下 ...
//www.110.com/fagui/law_98063.html -
了解详情
示催告程序、督促程序做出的裁判,以及诉讼过程中对管辖权异议、财产保全、先予执行等裁定。第二,抗诉权的性质应限制为是一种司法请求权而不是处分权, 冲突,实践中也产生了很多的问题,必须加以改革和更新。因此,民事抗诉监督制度的未来发展必须把抗诉监督与独立审判、既判力、诉讼结构平衡以及当事人处分原则等现代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19.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11月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 [2]翁晓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3]陈荣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41.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11月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 [2]翁晓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3]陈荣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36.html -
了解详情
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而最高人民法院在2008年11月公布的《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15页。 [2]翁晓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5页。 [3]陈荣宗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62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