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对于确权内容的判决和仅确认合同有效,判决继续履行合同的判决内容,能否进入执行程序及法律依据,实践中争议较大。经过研讨目前达成如下共识:(一)确权内容 不得对第三人强制执行,对提出的异议不进行审查。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只要作为到期债权的债务人向执行机构提出异议,即可使自己的权益得到保护。值得指出的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7146.html -
了解详情
权利。对于我国公有住房租赁权的法律性质及能否继承,理论与实务界存在债权说、物权说、物权化债权说等多种学说。公有住房租赁权作为具有物权特性的债权,属于财产 ,《继承法》第10条[14]是确定公有住房租赁权继承人范围与顺位的基本法律依据。依据该条,公有住房租赁权继承人范围应包括原承租人(被继承人)的配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78.html -
了解详情
另一种意见认为,裁判文书生效后,当事人如另行达成了和解协议,而协议能否作为重新起诉的依据,应据情而定,也就是说,应以裁判文书生效后的不同阶段来 ,或视为失效或归于消灭 。或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丧失执行时效的债务,不再具有法律保护力,其是否能够履行或履行程度完全取决于债务人的诚信态度,因此,如果双方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849.html -
了解详情
服务时的风险提示 对于那些以科研大楼、酒店、商业设施等非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立项的房屋能否在交易后办理分割产权证,在实践中存在争议,买受人购买后,往往不能 重要保障,商品房买卖合同作为众多合同中的一种,也享有《合同法》的抗辩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同时履行抗辩权。法律依据为《合同法》第6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9575.html -
了解详情
要是以捏造的事实诽谤他人的,就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对之定罪就完全存在明确的法律依据。[4] 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值得商榷。就《刑法》第246条第1款 第246条第3款即可。 再展开一点说,对于恶意散布他人所捏造之事实的行为能否作为犯罪处理问题的讨论,可以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思维范式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3.html -
了解详情
要是以捏造的事实诽谤他人的,就符合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对之定罪就完全存在明确的法律依据。⑷ 但在笔者看来,这样的认识值得商榷。就《刑法》第246条第1款 作为第246条第3款即可。 再展开一点说,对于恶意散布他人所捏造之事实的行为能否作为犯罪处理问题的讨论,可以折射出两种不同的思维范式同时也是两种不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7757.html -
了解详情
机动车犯罪案件的指导意见》以及部分地市的法律文件,对于查获后当场再次饮酒的,以再次饮酒后的酒精含量作为事实认定的依据,这实际上已经突破我国现有的公法制裁 证明妨碍行为的方法是否合理,值得反思。同时,刑事诉讼中经常发生证明妨碍行为,能否借鉴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妨碍制度,通过推定、降低证明标准等方式予以规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4561.html -
了解详情
【出处】《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6期 【摘要】法律原则能否作为判决的依据取决于个案中法律行为所体现出的道德强度的程度,表现为以下两个因素 规则关于我国法理学研究方向的探索[J].法学研究,2000(6)。 [4]哈特。法律的概念[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5]桑本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280.html -
了解详情
寻找法律的上的根据。 于是,利益衡量的操作规则可以概括为:实质判断加上法律依据。如果找到法律依据,就按照传统三段论的方法得出本案裁判,如果找不到法律依据 法官的分析是相当讽刺的。在McConnell案中,这位大法官最反对用立法历史来作为法律解释的辅助却用了最不相关的立法历史议会陈述来认识立法目的。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46.html -
了解详情
。 【关键词】宪法;信息自决权;基本权利 【写作年份】2012年 【正文】 基本权利作为法律论证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应如何证成,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问题,如哈贝 增殖物质财富从而提供新的利益实体和实现利益要求的可能性。[10]因此,信息自决权能否真正成为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还得仰赖于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