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任’,这是违反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对这种行为应认定为无效。”批复中说我国 是“公民的义务”,“权利”与“义务”合为一体,与通常所谓“权利”有别。笼而统之地称为“受教育的基本权利”,似有不妥。我们注意到,教育法关于受教育者所享有的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844.html -
了解详情
商品交换过程时指出:“商品不能自己到市场去,不能自己去交换,因此,我们必须寻找它的监护人,商品所有者。”“为了使这些物作为商品彼此发生关系,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 的安定;同时,民法还将对权利的保护范围扩大到对宪法及其他法律所确认公民享有的各种经济文化权利(如劳动权、自由权、环境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549.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的人身利益甚至是财产利益。因此需要首先在分则中确认公民法人所享有的各项人格权,然后通过侵权制度对各项侵害人格权的行为予以救济,这是符合人格权作为民事权利的性质 享有的份额可依照《法国民法典》第915条所规定的比例有所减少。但如果该配偶再婚,上述原应享有的权利即告消灭。所以,知识产权具有其特殊性,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96.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权说。这种观点在日本学者的观念中比较普遍。环境权的主体是公民,公民享有的财产利益和人格利益受法律保护,对公民环境权利的侵犯往往会造成公民健康 文没有对法人是否具有环境权作出论述。 [112] 参见郑静雯:《析有关环境权的几个基本问题》,载《中国环境管理》2003年第10期。 [113] 参见张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43.html -
了解详情
,它们不得不依赖于其他生物……”(注:Spartan Steel and Alloys,Ltd.v.Martin一案的判词,转引自王利明、杨立新主编:《人格权与新闻侵权》 是民事主体对自己人格的社会评价享有利益而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隐私权则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享有利益而不被他人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57.html -
了解详情
社会上层建筑中有关法律思想、法律规范、法律设施、法律艺术等一系列法律实践及其成果的总和。以上论点诚可谓见仁见智。笔者认为,法律文化是由社会经济基础、民族传统和 作为每个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的权利,已经由个别国家的意识形态发展为国际间的各种约法,由生命、自由和财产三大权利扩展为公民的自由权利、政治权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410.html -
了解详情
的肖像权。 其次,要认清肖像权的内涵。肖像权是公民民事权利中人格权的一种,是法律赋予每个公民应该享有的权利,不因年龄、收入、家庭出身、 person),也有人称之为公众形象(public figure),是指在社会生活中广为人知的社会成员,如著名歌星、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公众人物主要指体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316.html -
了解详情
对一般人格权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并建议制定特别法以保护人格权。联邦德国司法部接受了法学会议的建议,于1958年起草了“修正民法上保护人格及名誉规定草案”,但该草案在 其性质属于私权;有的是作为政治生活主体的公民所享有的权利,其性质属于公权利。宪法中规定的私权与民法中规定的私权不同,前者私权在于个人对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271.html -
了解详情
公民较之其他公民而对国家和社会没有贡献或贡献甚微也可以享有社会权。民事权利一般是“对等性”的权利,或者说是“微观上”对等的权利,每一个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0页。 (18)马克思:《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1卷,第178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177.html -
了解详情
。”1954年宪法第九十七条也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此条的规定更多地被具体化于司法赔偿领域,而行政赔偿在宪法 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有学者认为:“人权一词,依其本意,是指每个人都享有或都应该享有的权利。是人人的权利。这包括两层意思:第一层指权利,即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13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