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化的障碍了。不过,严格责任与情事变更的关系,作为一个展开理论讨论的基础,是不应当予以忽视的。在以德国为典型代表的大陆法系的理论中,情事变更原则问题 是否构成,要受到过错有无之要件的限制。我国《合同法》在整体上采纳了英美合同法的严格责任原则,这样,大陆法理论上所谓的“通常事变”即要由债务人负责,扩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896.html -
了解详情
。在上市公司中,证监会在规则制定上受英美法的影响,通过上市公司章程指引塞进了近似的规定。 董事责任方面,和合同法、行政法等趋向于程序或形式审查方式 项上规定比较清晰,但在最后一点上有些模糊。同时,受到法律调整方式的影响,大陆法系中的诚信义务更多带有事前强行禁止的特色。 尽管董事会制度存在着比较法上的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682.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的依据。与此不同,构成普通法系国家法律渊源的不仅有制定法,而且还包括司法判例。因此,一般认为,判例法 [case law]是普通法系国家法律制度区别于大陆法系国家法律制度 ]沃克:《年津法律指南》(英文版,第977页);高柳贤三;《英美法源理论》(杨磊、黎晓译,西南政法学院法制史教研室印),第3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338.html -
了解详情
秩序的基本制度。我国1999年颁布的《合同法》吸收了英美法、大陆法的先进制度,体现了平等、自由、诚信的市场经济理念,与WTO规则的基本精神已相一致,但 的格局,入世后随着相互之间贸易、投资的增加及统一大市场的形成,在立法上应注重法系间的相互借鉴,避免区际冲突的发生。 其次,将WTO基本规则内国化时更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489.html -
了解详情
但是,两者也存在相当的差异,且各有优势。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权的主要区别如下:首先,前提条件不同。英美法的预期违约制度不以双务合同当事人债务之履行存在 合同,如前所述,大陆法系各国对此规定得相当模糊,判例和学说也存在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议。我国合同法在这个方面基本持肯定说的立场,明显地受到英美法之预期违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81.html -
了解详情
的进行,因法官时时刻刻心证的变动,而不断往复转换于双方当事人之间,类似大陆法系学者所称的举证作用(Beweisfhrung)或举证之必要;二是事实的说服责任(duty 法的证明责任可分为提出证据责任(或称负担)与说服责任(或称负担)。对此,有英美法学者指出,随着案件进程的不断发展,提出证据的负担会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08.html -
了解详情
需要直接确认为强制性规范之三:对公司权力进行配置的基础规范。一般认为,现代大陆法系公司的内部权力分配结构遵循的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三层级结构,这形成了 类似情况和地位下谨慎的合理注意义务,为实现公司最大利益努力工作。[64]在英美法国家,公司管理者所负有的这些义务也常被称为信托义务或者信义义务[65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003.html -
了解详情
及社会之意志,恒先于法律而成立。[4]公私法的清楚分界曾经是大陆法系的基石之一,也是区别于英美法的重要标志。私法是关于个人相互间的意思和利益之交涉的 家庭伦理生活;侵权法的逻辑思维开始延展,由行为权利到损害救济,已经模糊了合同法与侵权法、公法与私法的传统领域。 然而,有光便有阴影,强调私权的无限膨胀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2.html -
了解详情
纯粹经济上损失的赔偿问题一方面以其三层式的侵权行为规范为考量,一方面则采取了合同法的思维进路。[29]我国司法实践并未采用此概念。一些学者认为,纯粹经济损失的问题 引律据典,同时禁止法官运用自由裁量权对法律作出解释。参见[美] 约翰亨利梅利曼,《大陆法系(第二版)》,顾培东,禄正平,法律出版社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780.html -
了解详情
出自两个不同的法系,但它们在担保机能和规则构成上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故在日本学者看来,英美法的按揭担保就是大陆法的让与担保,两者并无区别,并将mortgage 之所有人同意的,则不在此限。依我国《合同法》第51条规定,可以推断:无处分权人在他人财产上设定让与担保,若事后得到权利人的追认或无处分权人在设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40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