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标的额作为初审法院事务管辖分工的标准。 从最高院公布的自2008年4月1日起执行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民商事案件标准》可以 与申请再审程序的完善》,载于《法商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页 王亚新著:《民事审判监督制度整体的程序设计》,载于《中国法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40.html -
了解详情
,东欧国家也首次深刻影响,建立了相似的检察监督制度。检察机关应当实施法律监督,其任务是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和严格执行以及领导体制上的独立与统一性等。反映了 监督制度的运作实践,必然会发生于时代不能契合的偏差。反观我国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其在实践运行中之所以遇到各种冲突或摩擦,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发展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934.html -
了解详情
载《法制论丛》1996年第2期;景汉朝、卢子鹃:《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重构》,载《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何岸:《论司法改革与民事检察监督 频频受阻,是这种颓势状态最为集中、最为典型的表现。) [3]李少波:《如何认识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黄松友同志商榷》,载《人民检察》2000年第9期。 [4]譬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缺陷也越来越凸现出来。因此,对现行民事审判检察监督机制的运行状况进行分析,对民事审判检察监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进行研究探讨,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4.从诉讼阶段上看,人民检察院除了要对审判阶段进行监督外,也要将人民法院的民事执行活动纳入法律监督的范围。 【作者简介】 胡亚球,苏州大学教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812.html -
了解详情
享有民事诉权并没有加以明确,我国诉讼法学界对此问题也一直加以关注、研究,对此问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息。有关论述已经较为详尽,在此笔者不再加以赘述。 既然我国宪法将 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2年第1期,P33。 ⑩汤维建:《检察机关应有权对民事执行程序进行法律监督》,《检察日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70.html -
了解详情
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不得以任何方式压制、胁迫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否则,可通过执行监督程序予以纠正,以充分保护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其次,在 ,单位为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注释】 [1]参见,王洪军:执行和解制度研究,载《民事强制执行新视野》,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29页。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83.html -
了解详情
检察机关的客观性义务观念,发掘检察机关客观性义务的丰富内涵,是导入和坚持民事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观念性前提和制度性背景。为此,有必要深入探讨检察机关客观义务的 裁判中当事人的服判息诉等等,都可以通过规则的设定加以细化。最后,在民事执行领域,检察官的客观义务依然表现出极强的规范属性和价值属性,通过检察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06.html -
了解详情
同一社会主体有时需要扮演多重角色。以行政机关为例,尽管从性质上说它是法律的执行机关而不是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但它既有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法规、规章的 》,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田平安等:《中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载《现代法学》2004年第1期。 [3]王福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2.html -
了解详情
不能否认,当事人诉讼地位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制约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原则的贯彻执行,笔者在审判实践中发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1、当事人在审前的诉讼信息 审判监督程序之重构》,《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第35页。 [19]黄松有:《对现行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法理思考》,《人民法院报》2000年5月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56.html -
了解详情
处分权主义时期也不例外。[9]对此,无论是从法制建设的宏观层面,还是从完善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微观层面,我们都需要认真地进行反思并着手解决。 三、我国民事抗诉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98页。 [3]参见黄松有:《检察监督与审判独立》,《法学研究》2000年第3期。 [4]参见寒风、刘蓓:《最高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