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网首页 法律咨询 查找律师 加入收藏
全文 标题
共找到相关结果约 3146 篇 如果以下信息不适合您您可以点击 免费发布法律咨询!
子弹射中是甲还是乙,在对行为人进行谴责时候,并不重要,二者都是刑法故意杀人罪所保护生命法益。[5]从这个角度来说,似乎可以认为,对象错误是教唆他人杀人,而实行犯对象认识错误情况。对此,存在针锋相对标准。有观点认为,认为后来行为过程与教唆人目标想法偏差,至少是在侵害了个人专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038.html -了解详情
是教唆他人杀人,而实行犯对象认识错误情况。对此,存在针锋相对标准。有观点认为,认为后来行为过程与教唆人目标想法偏差,至少是在侵害了个人 类似问题,绝不仅仅在错误中存在。这是刑法学研究中值得引起警惕而又必须引起重视理论倾向。 注释 ⑴本文重点在于具体对象错误和方法错误区分,故以下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41.html -了解详情
刑法危害行为可以分为作为与不作为。只有认识到,刑法不作为是指当行为主体具有作为义务,在有能力履行该作为义务而不履行,以致发生法益损害结果 属于司法解释不合理性,而不是本条采用了例示法导致不合理性。 [36]杜宇:《再刑法之类型化思维》,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年第6期。 [3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63.html -了解详情
由于我国刑法没有象国外一些国家立法例那样对不知法律而实施危害行为处理作明确规定,因此只是在刑法理论作为法律认识错误一种情况来讨论。[1]刑法学界 伪劣产品犯罪行为,但制假、售假是一种有危害性行为,这种不知法律不影响行为人对其行为社会危害性判断,构成犯罪仍应以定罪量刑。 (3)对一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979.html -了解详情
标准,国家、公民、国家行为主体才有可能对国家行为合法还是违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是合理还是不合理进行准确判断,才能对国家行为是否构成国家犯罪进行准确评判 认识错误也不是阻碍国家犯罪成立消极因素,法律认识错误也不是不成立国家犯罪理由。 参考书目: 《刑法学》陈兴良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犯罪学》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html -了解详情
是其中特别防卫权作为刑法正当化行为,由于其具备犯罪形式外观,在认定总是存在一定风险。若是将正当防卫行为错误地解释为犯罪,不仅不利于防卫人人身 多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若将这一客观标准予以绝对化,实属强人所难。因此亦有必要兼带考虑同等条件下普通人在相同情境下认识,亦即平行一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805.html -了解详情
是其中特别防卫权作为刑法正当化行为,由于其具备犯罪形式外观,在认定总是存在一定风险。若是将正当防卫行为错误地解释为犯罪,不仅不利于防卫人人身 多客观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与判断,若将这一客观标准予以绝对化,实属强人所难。因此亦有必要兼带考虑同等条件下普通人在相同情境下认识,亦即平行一般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8804.html -了解详情
认识错误处理原则。就以认识错误处理原则而言,其基本出发点一般是依其所识,不依所实,也就是按照行为人自己认识作为判断故意是否成立,以及成立何种罪过 实法律属性相同时,这种认识错误就不阻却故意成立,[11]如将乙误为甲而故意杀之,仍然成立故意杀人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毒品既是一个法定概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2719.html -了解详情
4]换言之,将上述行为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是司法实践没有合理判断故意与过失、没有妥当区分刑法故意与日常生活中故意所致,而不是结果无价值论 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可是,在绝大多数案件中,行为人都具有责任能力、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于是,只要行为具有违法性,就基本上成立犯罪。正如行为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5287.html -了解详情
。针对此说,有学者提出了反驳意见,此说之缺憾在拘泥于自然因果关系之旨,而忽视刑法行为之社会意义,遂致否定不作为之原因力。{10} 2.准因果关系 这四种规范是基于不同视角对刑法规范进行分类,标准不同,自然不能在一起类比,所谓禁止规范和命令规范只不过是行为规范分类判断错误,那么认为不真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0168.html -了解详情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发布法律咨询,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