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的刑罚学家贝卡利亚在《论犯罪与刑罚》一书中说:滥施极刑从来没有使人改恶从善。这促使我去研究,在一个组织优良的社会里,死刑是否真的有益和公正 的要求这就是罪行均衡原则在刑法中的具体体现。这一原则要求刑罚的配置必须符合正当性。即要求刑法所剥夺的犯罪人的权益与犯罪行为所侵犯的权益大致相当。因此,死刑只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9053.html -
了解详情
因果关系理论地位下降。但我并不认同这个观点,因为因果关系理论是结果犯内部的理论,与行为犯和抽象危险犯没有什么关联。结果犯数量在刑法中的比例下降,不能说明因果关系理论对于解决结果犯的意义下降。因此,就我国具体的法律规定而言,在解释论的立场上,为劳东燕所说的概率升高型归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4.html -
了解详情
应当负相应刑事责任。 (二)共同犯罪的身份问题 正如日本学者团藤重光所说:刑法中的身份是指一切关于一定犯罪行为的犯人的关系的特殊地位或状态。考虑共同犯罪中 刀就足以致人死亡。由此可见,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行为不能完全等同于单独犯罪,具有其特殊性。2、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犯所实施的指挥、策划、领导犯罪的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9.html -
了解详情
权力进行规范;宪法、诉讼法、行政法都要对司法和解决纠纷的权力进行规范;刑法中的刑事处罚与行政法中的行政处罚有很多相同或相似之处;等等。对这些法律部门 公法学的学科体系简单地分为几大块(如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或立法行为、行政行为、司法行为),也不能把其他部门公法学如宪法学、行政法学、刑事法学和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41.html -
了解详情
,如非法得来之证据予以排除等。尽管刑法中针对刑讯逼供的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后果,但却不是针对非法取证行为及非法证据本身的,即虽否定了“种植毒树之人”, 因此,从应然角度,该司法解释并不能否定这一理论设想的正当性。为了防止法官对实体问题产生预断,应当组织专门法官或构建预审制度来从事这种审前程序审查。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3.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的权威。[关键词]犯罪共同说行为共同说共同正犯片面共犯一、共同犯罪本质理论浅析共同犯罪是刑法中规定的一种犯罪形态,相对于刑法中的单独犯罪而言,是一种特殊 的,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由他人代劳,不必自己亲自实行。如一些有组织犯罪的领导或骨干参与了共谋,却不亲自出面施行。第二种,是遭遇意志之外的原因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2568.html -
了解详情
,要看其主观上是否为履行合同而进行了努力。如果其能履行而不履行如不及时组织生产、联系货源等,致使到时而不能履行,这便说明其主观上不希望履约。 6 行为方式,有的在《解释》、《纪要》中并未涉及,但刑法中作了明确规定,这些行为方式是我们据以推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应有内容。譬如,就贷款诈骗罪而言,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3618.html -
了解详情
公司的法律地位。事业单位,是指依照法律管理行政指令成立的,从事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的组织,包括国家事业单位和集体事业单位。因此,由以上可见,说企业犯罪主体 的经营活动负责。因此,分支机构的犯罪行为,自应由设立它的企业法人来承担。 企业犯罪主体的历史沿革 关于企业成为刑法中的犯罪主体,如前所述,是新刑法随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68.html -
了解详情
看来,并非如此。海关、财政、乡镇政府等实施的代征行为,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职能,当然不可能以抗税论。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组织实施的代征行为与这些单位实施的代扣代缴行为 款报缴,也只是行政委托中的问题,以抗税罪论处似有不妥。 二、抗税行为的罪与非罪 (一)抗税罪与般抗税行为 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二条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27.html -
了解详情
单纯地创设犯意或提供精神上、物质上、资金上的帮助,或者对这些行为进行组织。就前一种情形分析,多人实行危害行为即使表现为某种分工的话,也是在就如何实现 ,乙并不知晓,则乙不对盗窃金项链的行为负刑事责任。 三、综述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共同犯罪是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而刑法中的共同犯罪制度不过是共同犯罪现象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4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