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卢梭以一致同意作为判定公共利益的价值标准,这种准则意义上的公意是无须经由任何程序的、无条件的绝对的存在,在卢梭的理论中只是一个乌托邦的存在 这10条补充条款于1791年12月15日得到当时9个州的批准开始生效。这10条修正案通称权利法案。其中第五修正案正当法律程序条款规定:任何人不得未经正当法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2.html -
了解详情
王权政制的立国之本,就是因为它不仅论证了这种体制的正当性,而且为这种体制的维护提出了一整套伦理规范体系如韦伯所言,儒学是建立在官员对王公、下级官员 自治中的意义,我们可以通过对罗马法诉讼程序的分析加以认识。 首先,诉讼程序的形式化特征,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法律的框架,这个框架将诉讼活动与社会生活隔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71.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较为复杂,它将事实清楚、情节简单、争议不大三者结合起来作为界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标准,对此,我国一些诉讼法学者予以肯定,理由是有的案件事件事实清楚,情节简单, 也应有所区别。除了在小额案件中适用简易程序具有绝对的正当性外,对其他两类案件适用简易程序都只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因此可考虑对这三类案件安排简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439.html -
了解详情
的修正,是增加纠纷解决机制的程序上的正当性和复杂性,是对当事人权益的高层次救济,是强化纠纷解决机制权威性的制度设计,是统一和正确适用法律追求公平与正义的社会 精密,各上诉法院难有一致的自由裁量权限标准,给上诉审法官随意行使自由裁量权而不受限制开了无限伸缩之门,无限的权力难保程序的公正,公平与正义则难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842.html -
了解详情
反映论,即认为物质(或存在)第一性,意识(或精神)第二性,物质决定精神,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二是可知论,即认为思维与存在之间具有同一性,人的认识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再思考》,载《法商研究》1999年第5期。 参考文献: * 专著 1、 毕玉谦著:《民事证据法及其程序功能》,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77.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基础予以进一步思考。 二、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基础:多维视角下的正当性 (一)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立法背景:集中审理主义 英美法系国家在陪审团 适用问题进行对话,并适时说明某具体事实是否产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法律见解的义务。 (三)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适用范围 民事案件存在争议是设置和适用争点整理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007.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基础予以进一步思考。 二、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基础:多维视角下的正当性 (一)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立法背景:集中审理主义 英美法系国家在陪审团 适用问题进行对话,并适时说明某具体事实是否产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法律见解的义务。 (三)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适用范围 民事案件存在争议是设置和适用争点整理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983.html -
了解详情
的理论基础予以进一步思考。 二、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理论基础:多维视角下的正当性 (一)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立法背景:集中审理主义 英美法系国家在陪审团 适用问题进行对话,并适时说明某具体事实是否产生特定法律效果的法律见解的义务。 (三)民事争点整理程序的适用范围 民事案件存在争议是设置和适用争点整理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788.html -
了解详情
的,这有必要从立法原理谈起。 三、枉法仲裁行为入罪的正当性分析 我国1979年刑法、1997年刑法及刑法修正案(一)至(五)均未设立枉法仲裁罪, 2006年 且仲裁与诉讼在程序方面具有较大差异,但仲裁与诉讼在实质上则是相同的,都是依法解决当事人之间权利义务纠纷的活动,所作裁决也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无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9.html -
了解详情
关联。 矫正正义理论则基于对传统侵权法实质内容与程序的认识,进而提出了体现侵权法根本价值的侵害人与受害人相互联系的二元结构,并提出侵权法中所具有的主要是 社会实践的检验来加以证明。由此,需要论证的问题便转换为,社会的法律实践能否为作为侵权法基础的结果责任的正当性提供证明,并由此而表明相对于其他损害赔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0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