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维度的主客观主义之争已然成为过去时,现代刑法选择了客观主义立场,而这也是我国刑法的应然选择;第二个维度的主客观主义之争仍在持续,而且主观主义才是主导性 ,或许早被客观主义者冠以反自由的罪名而广受诟病了。由密尔的上述论断可见,与学者们的惯常推定不同,古典自由主义事实上为刑法的扩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02096.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要求有规范所指向的人, 而评价规范则是万人共通的客观存在;刑法的目的是保护客观存在着的生活利益, 刑法不应介入伦理的范围。[ 7 ] ( P137) 我国刑法 的四百余种具体个罪共性的把握与概括, 社会危害性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共同属性, 是共性而非本质属性。犯罪概念对刑法规定的各种具体罪名只起到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162.html -
了解详情
规范要求有规范所指向的人, 而评价规范则是万人共通的客观存在;刑法的目的是保护客观存在着的生活利益, 刑法不应介入伦理的范围。[ 7 ] ( P137) 我国刑法 的四百余种具体个罪共性的把握与概括, 社会危害性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共同属性, 是共性而非本质属性。犯罪概念对刑法规定的各种具体罪名只起到一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42.html -
了解详情
的规定却包括了过失犯罪和非经济犯罪。在这种情况下,刑法总则关于单位犯罪的规定与刑法分则设立的单位犯罪的罪名之间就存在矛盾与冲突。面对这种状况,立法机关应当 得到学界的体认。 (三)范围框定 《刑法》分则究竟规定了多少个单位犯罪,学界一直有不同的统计结论。究其原因,除了因统计时间不同和立法规定有所变化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36.html -
了解详情
了各种约定俗成的内控规则姐减半量刑原则,就是对相同的罪名情况下,以成年人的刑期减半为原则的量刑方法;有余地则减原则。如起刑点是4年,减轻可在5 罪从无的原则,体现了刑罚轻缓化的趋势,体现了人文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符合世界刑法的立法潮流,是中国少年司法制度的进步。首先,针对未成年人身心特点,对情节轻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750.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行为对象也不再局限于财产利益。结合我国现行刑法的相关规定,本文试对贿赂犯罪涉及的非财产性利益进行刑法罪刑设置上的探析。 2007年7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 ,贿赂罪的量刑轻重,都依据贿赂的财物数额多少而定,而性贿赂的贿赂物是无法量化的,故其定罪量刑的依据就是个问题;⑸张泗汉教授认为,实际上很多性贿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14.html -
了解详情
治安秩序,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刑法设立了相应的罪名,以惩治走私、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的书刊、影片、录像带、录音带、图片或者其他淫秽 百至五百人次以上,或者组织播放淫秽影、像达十至二十场次以上的,不论牟利多少,是否实际获利,应以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定罪处罚;或者传播的人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71.html -
了解详情
到日本考察的侍郎董康,邀请日本东京控诉院判事松冈义正、帝国大学刑法教授冈田朝太郎、司法省事务官小河滋次郎、帝国大学商法教授志田钾太郎来华 和个人利益的传统,加之新中国建立后曾长期实行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究竟有多少值得保存的遗产、习惯和本土资源?这些问题都必须首先澄清。 谢怀栻先生指出,不论哪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3465.html -
了解详情
的大棒,而是应当充当公众行动的指示牌,这样刑法对于社会和个人才是有意义的实在。(3)承认刑法作为行为规范的特征,公众就能够通过刑法的指引遵守规范,假以时日,在 :《刑法綱要総論》,東京:創文社,1990年,第98頁。 [13]当然,刑法中的个别罪名在构成要件中类型化地考虑了通常作为责任要素存在的期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582.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无论数量多少”都得定罪处罚。这对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加强对严重危害社会犯罪的严厉抗击,从而对防范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对这次修订刑法的基本特点作一个 1)了解立法原意,领会新刑法的基本原理,树立新刑法的执法观;(2)学习、把握新刑法的应用知识,如统一对于新刑法罪名的认识,犯罪构成条件的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