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实际侵权者这三方主体,前两者之间是外部关系,具体表现为受害者与责任承担者之间的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法律关系,后两者之间则是内部关系,即代位侵权 2003年版,页219。 [9]同上揭,页322323。 [10]张广良:《知识产权侵权民事救济》,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页32。 [11]参见李明德前揭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310.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任何时候,权利人都有权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物权。格权或者知识产权,有权请求行为人排除妨碍、消除险。反之,如果把停上侵害请求权、排除 能够救济绝对权遭受侵害或者妨碍,当绝对权人行使其绝对权的请求权后仍然存有损害时,通过绝对权的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共同作用,会使权利人得到完全的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548.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发生而消灭外,其最后解决途径,不外强制执行与损害赔偿。[14]将侵权行为法置于债法之中,在一定意义上亦可突出损害赔偿补救方式的重要性。我们并不否认损害 可以在民事主体制度中规定、侵害知识产权可以在知识产权法规定、侵害物权所产生的物上请求权可以在物权法规定。侵权损害赔偿属于债的关系,因此可以在债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194.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损害的上述特点,并不足以使法律采取特殊的损害确定规则,网络侵权损害赔偿仍以损害的确定为前提,无损害则无赔偿的规则仍然适用。至于一些学者提出,并非所有 若尽到了注意义务,则其对于他人的网络侵权行为可以免责。此时,ISP注意义务的标准是什么,通常在知识产权侵权领域适用的安全港规则是否同样适用于其他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710.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发生而消灭外,其最后解决途径,不外强制执行与损害赔偿。”[14]将侵权行为法置于债法之中,在一定意义上亦可突出损害赔偿补救方式的重要性。我们并不否认损害 在民事主体制度中规定、侵害知识产权可以在知识产权法规定、侵害物权所产生的物上请求权可以在物权法规定。侵权损害赔偿属于债的关系,因此可以在债法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03.html -
了解详情
创造性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任何具备这样的构成要件的民事违法行为认定为侵权行为,对行为人予以侵权损害赔偿的制裁,对受害人受到损害的权利和利益进行救济。对此, 的不同。侵害财产权,适用的是财产损害赔偿;侵害知识产权,应当按照所侵害的知识产权的类型,决定损害赔偿的方法;侵害自然人的人身,造成死亡或者人身伤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86.html -
了解详情
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任何时候,权利人都有权请求行为人停止侵害物权。格权或者知识产权,有权请求行为人排除妨碍、消除险。反之,如果把停上侵害请求权、排除 能够救济绝对权遭受侵害或者妨碍,当绝对权人行使其绝对权的请求权后仍然存有损害时,通过绝对权的请求权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共同作用,会使权利人得到完全的救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675.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也可以在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提起的侵权诉讼中提出损害赔偿的请求,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处理。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也对起诉受理条件、财产和证据保全、诉前临时 ,应依照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承担赔偿责任。问题三: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实施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知识产权侵权诉讼中的一般举证责任原则仍然是谁主张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93.html -
了解详情
无因管理的规则。但是,根据传统民法理论,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一般是以本人的损失为准,不能及于管理人以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等而取得的利益;如果能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则,那么 理论,在例1和例2中,若行为人是误信自己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而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就构成误信的无因管理。例3也是如此。同样也是因为传统的不当得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414.html -
了解详情
无因管理的规则。但是,根据传统民法理论,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一般是以本人的损失为准,不能及于管理人以自己的能力和技能等而取得的利益;如果能适用无因管理的规则, 理论,在例1和例2中,若行为人是误信自己拥有相应的知识产权而进行管理和使用的,就构成误信的无因管理。例3也是如此。同样也是因为传统的不当得利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