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通过对2006年学科热点问题法的现代性与中国法治问题研究、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人权哲学与权利保障理论研究、司法改革问题研究、法学方法论问题 ,将其共同提供的理论前提(理论-实践的分野与和合)吸纳其中。具体说来,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为毛泽东提供了基本的话语模式和分析基础,西方哲学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0079.html -
了解详情
论体系从一开始就是蕴涵着保障人权的罪刑法定的法治理念。然而近代中国一百余年的社会变革,使得法治无法形成,关于刑事法治的犯罪论体系研究自然也是无法深入 专政理论和人民民主专政思想在刑法学研究中的支配地位,并且导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观点和方法,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刑法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使新中国的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036.html -
了解详情
和服务型政府,个中经验值得认真研究。行政法学界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法制的理论发展、观念演进特别是方法论改进表现出5个突出特点,其第一个就是从 ,时间跨度大致是从1999年至今。其主要标志是1999年修宪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载入宪法,同年国务院发布了《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45.html -
了解详情
的地位。 近些年来,基于对中共执政理念和法治实践发展的回应,法学界举行了一系列法律与社会发展问题的研讨,如法律与科教兴国、法律与可持续发展、法律与 国际压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使中国法律制度建设带有更多的艰巨性和探索性。 按照西方经典的法治理论,法治国家只能建立在以多党制和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612.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益经验,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以我国法律实践和理论研究的成就为基础,我们可以大概描述现代司法理念的主要内容。 第一,司法中立,即司法者 的思想工作。我们要坚决克服这些问题,在强化职业道德中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四)强化职业道德要与提高业务素质相结合 在审判实践中,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40.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他指出:回顾改革开放20多年的历程并展望21世纪初期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建设、法治理念的确立,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和经济全球化 好这方面问题,与解决好一国多法域带来的宪政课题相配合,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研究在21世纪前期、中前期将继续受到关注,获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45.html -
了解详情
其次,国家政策入宪是社会法治理念的形式表现。政治宪法在宪法理念上秉承自由法治传统,自由法治传统奉行极端个人主义,认为宪法的作用只是通过规范政治与国家 祖国(相当于国防政策)。1968年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第一章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和国家制度的基础”,第一节为政治基础;第二节为“经济基础、科学、教育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354.html -
了解详情
,当好国家公民。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依法治国方略,崇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学会用法定程序维护自己的权益。教学要求认知:了解实体法和程序法的作用 与实践性相结合,重在体验和调适。本课程要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强调科学性;同时,要重视实践性,加强活动和 ...
//www.110.com/fagui/law_327076.html -
了解详情
呼声甚高。中国法学界正在寻求以中国问题[3]为基础的中国理论和中国制度。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其意旨皆在于此。在以问题 。即使是遇到了这种情况也不能断然拒绝比较法研究,而这恰恰应该成为比较法研究的起点,即比较法研究应该进一步追问,直至将比较对象放置在同一个问题之下。为什么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78.html -
了解详情
,也才能使在其基础上运作的政治权力反过来营造更多的合法性资源。而司法功能之所以具有政治制度化的作用,正是因为上述它的各种功能形式与合法性理念的高度契合。 合法性( 。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过程中,这样一种对官员的法律监控方式同法治的价值、制度都是不相适应的:首先,它的有效性是值得怀疑的。在理论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07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