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物权编和债权编的顺序没有依照德国民法,而是将物权编放在债权编之前。这主要是因为日本新民法在编纂时深受法国民法典的影响,法国民法典的编撰体例是人、财产 一体遵循的某种意义上的通行性。因此,我国民法典的制定,应广泛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成功的立法经验、判例与学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再重复一遍别国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081.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之内,排除了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对合同效力的影响。2002年12月全国人大法工委《民法典草案》第六十七条进一步规定: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 。但我国仅仅是照搬了大陆法系国家通常做法的一部分,并没有像《德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四条那样,做了“但书”的规定。由于没有但书,我们无法对民法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9742.html -
了解详情
即债权罹于消灭时效后,担保它的留置权、质权和抵押权等,原则上并不消灭,而是一仍其旧,继续存在。其中,德国民法典对这一点的规定尤其明确。考各国民法典,尤其 这种区分也确有其必要。除法国民法典外,德、日民法典及中华民国民法在立法思想上均受到了潘德克吞法学的影响而采取五编制立法体例。而五编制立法体例,正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74.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所有权的效力得请求排除侵害或防止其危险。[19]台湾民法典深受德国物上请求权制度的影响,该法典对基于所有权的物上请求和基于占有的物上请求权作了详细的规定。 占有人(用益权人)不享有所有权,这种状况为社会生活徒增困扰。[24]我国《民法通则》专设一章诉讼时效,《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415.html -
了解详情
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因而人们通常认为,侵权行为诉讼的标准源泉过去是现在也还是机器对人身的影响—铁路机车、工厂的机器,后来是汽车。在工业革命期间,工厂劳动力规模的 的利益。除了制定特别法确认无过错责任原则及其所适用的领域之外,德国法还运用另一种技术,即对《德国民法典》第833条做扩张性解释。该条规定:“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229.html -
了解详情
只有通过改革政治体制才能克服。要研究在当前条件下,如何克服和避免计划经济体制残余的影响,制定出经得起时代考验,能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社会,有利于“法治型”政治体制形成的 每个人搞清一两个民法学上的基本问题,这样做的人多了,就可树立起良好的学术风气,就能对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做出扎扎实实的贡献。 (4)设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149.html -
了解详情
并无关于双务合同风险负担一般规则的规定,但在我国民法典立法工程已然启动的背景下,开始探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风险负担一般规则的理性选择问题已是迫在眉睫。我们认为 风险由出卖人承担。[69]不过,该条还存在着以下缺憾:第一,没有规定卖方交货不符而买方未拒收时对风险负担的影响,有学者认为,这大概意味着没有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611.html -
了解详情
》在大陆法系国家中为各国民法典的范本,请求权概念亦随之得以广泛传播。鉴于我国民法现代化进程中,德国民法对我们的重大影响(由我国民法学者梁慧星先生主持 的,因为此外尚存物上请求权之类。那么,是否可以定论“债即请求权”呢?我国民法学者梁慧星指出“请求权在权利体系中居于枢纽地位……债权请求权系从债权成立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549.html -
了解详情
各物权性质如何,任何一个均不消灭?根据“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想对我国民事立法的影响,以及物权法立法对物权法理论的过多依赖,关于物权混同规则,与其冒昧地推测立法者采纳了 人时,该用益权消灭。(2)所有权人对用益权的存续有合法利益时,用益权视为不消灭。”《德国民法典》第1256条规定:“(1)质权与所有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73.html -
了解详情
人格权制度恰好更能科学地解释人格物的合理性并有助于人格物制度的建构,进而弥补传统民法相应理论之缺失。而人格物的研究对我国民法典中明确规定一般人格权并对其 而异,所以它不受或不完全受市场价值、市场评估的影响。[10]125亦有学者将该类物与当事人的关联关系体现为人格利益或情感利益。[11]笔者认为,人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794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