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及以上和在公共场所扒窃3次及以上的两类情形[5];更有人认为,场所可以分为公共场所和私人场所,而户可以理解为私人场所,所以,虽然《解释》的第4条 、扒窃3次及以上,无论是否得手,无论情节都构成盗窃罪的既遂。但我国刑法理论要求犯罪必须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罚惩罚性。如果是完全的分文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242.html -
了解详情
也肯定了这一点。[58]关于第二点,也不能成为我们拒绝采用行为共同说的理由。我国刑法中的确存在犯罪集团的明文规定,而日本1907年制定的现行刑法典也的确没有犯罪集团 构成要件范围内存在重合,则在重合的限度内肯定共犯的成立。行为共同说分为旧行为共同说和新行为共同说(构成要件的行为共同说);旧行为共同说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70.html -
了解详情
,又称犯罪未遂的表现形式,或者说类理、种类,即以一定标准,把犯罪未遂分为若干类型。 我国理论界通行的划分标准有两种,一是以危害行为是否实行终了为标准, 不能者,或犯罪既遂所必备之对象不存在者,犯罪未遂不予处罚。 有的学说指出:对我国刑法中处罚犯罪未遂的概括规定,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是要对一切故意犯罪的未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353.html -
了解详情
世界发展趋势,对刑事责任年龄作了较为科学的规定。根据刑法第17条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分为三个阶段。 1.完全无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根据刑法第 、减轻处罚的精神。 (五)完善并明确规定非刑罚处理方法。我国刑法中尽管也有对未成年人犯罪适用非刑罚的处理措施的规定,但由于种类过于单一,规定较为零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784.html -
了解详情
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处罚金,并对(责任人员)处……。”可见,我国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只按一个犯罪对待,单位和责任人员基于同一罪名而承担刑事责任。其次根据单位行为 。前者一般重于后者。其次,视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的作用把其责任分为:主要责任与次要责任。多个责任人员在单位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可能完全等同,其所 ...
//bbs.110.com/thread-14110-1-1.html -
了解详情
,还由于其职务和权力的特殊性,可以实施一般主体所不能实施的职务犯罪。我国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犯罪的刑事责任,根据国家工作人员的身份和罪刑相适应原则,作 的。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类本质特征揭示出来,或许就能比较容易地界定国家工作人员的内容和范围。 根据刑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可分为两种情况,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785.html -
了解详情
罚款,而不处刑事罚金,原先大量的违警罪被非罪化。⒂1962年美国法学会拟订的《模范刑法典》将罪分为重罪、轻罪、微罪和违警罪四类。上述国家刑法中罪的含义及 评论》2003年第4期;张明楷:《犯罪定义与犯罪化》,《法学研究》2008年第3期;刘仁文:《关于调整我国刑法结构的思考》,《法商研究》2007年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8089.html -
了解详情
两方面界定了商业秘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以及我国刑法第219条均采用了这一定义。这与《美国统一商业秘密法》定义为 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自然人犯罪之规定处罚。(一) 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2605.html -
了解详情
无价值 客观归责 违法性 风险社会 引言:研究主题与基本范畴的说明 故意在犯罪论体系中的地位是当前我国刑法学理论中争议颇大的问题,这无疑与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 只是从主客观角度所作的一种分类。从结果与行为的角度入手,不法的类型可分为结果导向的不法与行为导向的不法两种。此外,根据客观要素占据的权重比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664.html -
了解详情
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如果坚持我国刑法明确否定了过失共同正犯,那么难以证明这一司法解释的合理性。 有学者 的规范论就以构成要件该当行为与结果归属相分离,行为规范与制裁规范严格界分为特点。其认为,行为规范是通过构成要件来表示的,构成要件该当的行为就是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623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