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661)恶意抗辩的存在,危害极大。首先,违法行为人的行为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一方在订立合同时明知其行为违法,而仍然从事该行为,事后又 合同法条文案例解释》[M].人民出版社,1999,第14页。[6] 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之克服》[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第79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2417.html -
了解详情
,则等于否定整个信用证制度。2、“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上的“帝王原则”,是现代民法理论及立法和实践中普遍遵守的原则。受益人提交伪造的或带欺诈性陈述的 上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其法律上的确定性。”同时由于给予禁令将会使信用证的独立性原则和信用证所保证的法律确定性丧失殆尽,法院在考虑给予禁令救济时必须符合这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82.html -
了解详情
之一。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章第3、4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原则,公民、法人 )在法律实施过程中更具可操作性与透明度。在逻辑关系上,约因制度是诚信原则实现的必要条件。二、关于约因约因(cause)亦即对价(consideration)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34.html -
了解详情
必然存在的,这正是法律行为成立规则和意思表示解释规则据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尽管民法中的此类规则多采取强行性规范形式,但它们丝毫不意味着命令行为人负有从事“标准表意 得而知的事实,并就磋商过程,交易目的及利益状态,依交易惯例及诚实信用原则判断。[11]其典型乃对合同的解释。以下就讨论在合同中,各类意思表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54.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要加强总统、国会、联邦储备委员会之间的协调。[35] 宏观调控主体分工和协调原则对宏观调控立法提出两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宏观调控部门各自的地位、 ,强调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恪守诺言,诚实不欺,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反映了民法作为私法的本质。而经济法作为公私融合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4823.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要加强总统、国会、联邦储备委员会之间的协调。[35]宏观调控主体分工和协调原则对宏观调控立法提出两方面的要求。首先,需要明确宏观调控部门各自的地位、 ,强调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时,应恪守诺言,诚实不欺,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诚实信用原则反映了民法作为私法的本质。而经济法作为公私融合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983.html -
了解详情
对一方当事人显失公平,应当允许当事人变更或解除合同,究其实质,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具体运用。[1]这里的“情事”,是指作为合同基础或背景环境的一切客观 为例,原来适用的民事诉讼法第397条中是“……法院应依职权公平裁量……”,现民法债编第227条之2则规定“……当事人得声请法院……”。我认为,首先,情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83.html -
了解详情
法规约束,其签订和履行应当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以下五项基本原则。(一)主体平等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 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或变更。(四)诚实信用诚实信用原则,也称为诚信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民法、合同法的最基本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从事包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5602.html -
了解详情
【学科分类】保险法 【出处】《法律适用》2013年第2期 【关键词】诚信原则;台湾保险纠纷;裁判实务 【写作年份】2013年 【正文】 出处: 一、问题之提出 在被保险人合于承保条件下,仅因被保险人已死亡即拒绝承保,确实有违诚实信用原则。依台湾民法第245条之1第3款之规定,要保人或受益人即可对保险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5814.html -
了解详情
背时,法院不能束手无策,完全可以借鉴大陆法系国家的实践经验,用诚实信用、权利不得滥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去矫正失衡的利益关系,给予因公司法人人格被滥用而遭受损失 下,借鉴国外先进的司法和立法经验,通过在司法实践中间接、合法地适用诚实信用原则,对滥用公司法人人格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否认和调整,既给予因公司法人人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92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