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其既有金融法(属经济法的子部门)的内容,又有环境法的成分,但环境金融法的调整对象自成一体,因而具有显著的特质。 1.交叉性与综合性 《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时将排污权交易确立为环境保护的一项基本制度,同时授权国务院制定排污权交易的详细规则。国务院根据授权制定《排污权交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670.html -
了解详情
指导思想中确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使之成为一部具有生态法特征的《环境法》,彻底改变我国环境立法重污染防治、轻生态保护的局面,奠定生态法的 法律法规。围绕对自然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对生态效益进行补偿确立各单行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 (三)制定流域生态补偿的行政法规 由于我国各政府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纷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0924.html -
了解详情
一定的标准,比如:反映经济法的本质特性,统帅经济法的基本制度,具有规范性、定限性,能够提供行为的基本方向和模式等。笔者由此出发,提出适度规制与适度 ,将市场准入法、市场主体法、经济合同法列入;有的以经济法的社会性为依据,将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列入;还有的按照国家调节经济的方式,将国有企业法、国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0413.html -
了解详情
,更好地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 第二,在环境立法方面,首先要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将立法重心由现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向以生态建设为中心转变, 修改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增加自然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监督机制,使其真正成为污染防治、自然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的综合性基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581.html -
了解详情
人,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婷,西安人,重庆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环境法研究。 【注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 》,2005年第4期,第24页。[16] 例如,2007年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了一系列节能管理的基本制度,如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评价考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299.html -
了解详情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确认了代际公平观。一方面,要求通过法律制度的变革来解决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在自然资源利益分配上的公平 的反思与补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5]白平则.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环境法基本问题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8. [6]魏振枢,杨永杰.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744.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几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虽然对我国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所提及,但却未能很好的与农村污染的防治 ,主要是可以在其中以法律的形式将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原则、约束主体、基本制度、权责分配包括一些民刑事、行政处罚措施予以具体化、明确化。以保证对农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6.html -
了解详情
,其中有针对性的提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几乎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虽然对我国农业资源的保护有所提及,但却未能很好的与农村污染的防治 ,主要是可以在其中以法律的形式将对农村环境污染的治理原则、约束主体、基本制度、权责分配包括一些民刑事、行政处罚措施予以具体化、明确化。以保证对农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11.html -
了解详情
城市管理、人口管理、治安管理、卫生管理、生产管理、交通管理、教育法、公物法、环境法、财政法、军政、国家安全、司法行政等领域分别制定了20、31、29部 自治制度的定位从过去的重要政治制度提升到了基本政治制度。难以否认,上述基本制度的修改都涉及到了法律的核心部分和主要内容,并非小修小补。[26]概言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718.html -
了解详情
、《证券法》、《票据法》、《保险法》、《破产法》等,构成了商业社会的基本制度结构。法定的理由首先是成本效益的经济考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变更利用 ,催生了社会法。营业所造就的强势身份群体与弱势身份群体的对立,是劳动法、环境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社会救助法产生的根基。社会法的调整方法的本质特征是身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89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