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了大量修订。规定了追究与保障并重的刑事诉讼目的,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无罪推定、司法审查、控辩双方辩论制、辩护人在场权、沉默权等重要法治原则,在保护 述评》,载于《中国法学》2001年第1期。 [21] 参见汪建成著:《论刑事诉讼中的利益观》,载于《中国法学》2000年第2期。 [22] 宋英辉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257.html -
了解详情
,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实际上可以合二为一,因为犯罪就是侵犯人权,惩治犯罪就是对人权的保护,二者本质上没有冲突。还有学者从联合国公约关于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之间关系 就是对所有人权利的保护。法律应当规定任何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都应当有辩护人为他辩护,在侦查过程中应当确立律师在场权,辩护人会见犯罪嫌疑人无需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63.html -
了解详情
,不利于我国法治改革稳步前行。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笔者在此绝非想要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完全否定刑事诉讼中的价值分析,实际上,笔者本人也常常使用价值分析的 和评估工具[37]。在第三阶段,一般会明确地提出研究的基本构想,如维拉研究所在邻里辩护人服务项目规划中,在序言之后便提出了基本设计和假设[38]。后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有权随时地,包括在讯问之前,与由他自己选任的辩护人商议.......,第二百四十三条第四款规定在审判过程中应告知被告人,可以自行决定对公诉作答辩还是对案情 。 3、有利于与国际标准接轨。世界刑法协会第十五届代表大会《关于刑事诉讼中的人权问题的决议》第十六条明确建议各国立法规定:被告人有权保持沉默,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959.html -
了解详情
这具体可以包括:在审查起诉阶段,若退回补充侦查,检察机关需要听取嫌疑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关于审判阶段的撤诉,应当以法官为裁判者,控辩双方各自发表对于程序回转的意见 汪海燕将此种现象称为程序倒流,吴高庆则称之为程序回逆。参见汪海燕:刑事诉讼中的程序倒流,载《法学研究》2008年第5期;吴高庆:论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069.html -
了解详情
杂志》2011年第5期 【关键词】对抗式;刑事诉讼改革;有效辩护 【写作年份】2011年 【正文】 关于律师在刑事诉讼中的重要性,在Powell v.Alabama案中, 数量的80%,转引自孙万怀: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载《法学》2010年第4期。 [16]据一项针对20名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643.html -
了解详情
有效地执行法律,这是指导和处理公、检、法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相互关系的一项重要原则。此外,刑事诉讼法第8条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 ,审判委员会在审理案件时可以经过阅卷,在讯问被告人、听取被害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意见的基础上再讨论作出决定,从而避免完全的书面审理。 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504.html -
了解详情
会造成很多问题。无论是侦查机关自身还是社会公众,往往将侦查机关看作是国家在刑事诉讼中的代理人,刑事警察的工作就是代表和协助公诉机关获得对犯罪嫌疑人成功指控的 证据,从而获得了证据能力。该法第327条规定,检察官和被告人或辩护人达成合意并把某种文书的内容记载为笔录作为证据提出时,法院可以将该笔录作为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490.html -
了解详情
条文,如严禁刑讯逼供、允许被告人在一定阶段聘请辩护人、规定一定的羁押期限等等,也不能体现完整的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精神实质要求,且这些条文规定多半原则、 相互保障、互为依存、义务与义务相互协调、彼此联系的刑事诉讼法典,充分有效地保障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基本人权,并充分有效地制约司法官员尤其是警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317.html -
了解详情
而在新律师法颁行之前,中国立法机关1996年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就曾出现过同样的问题。(注释4:有关刑事诉讼中的法律规避现象,可参见陈瑞华:《刑事诉讼 鲁赫的那句名言:假如原告就是法官,那么,只有上帝才能充当辩护人。法律即便明文确立了律师的阅卷权,允许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查阅、摘抄和复制全部案卷材料,主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235.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