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物权法》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 基础上看,适用于不动产亦无不可。动产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的动产交付于买受人后,如买受人取得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903.html -
了解详情
时效,就会大大减少纠纷,有利于社会稳定。更何况,无权利人以所有人的意思公然、和平、继续地占有他人的财产并经过相当长的期间后,人们常常会相信 土地登记制度不健全,所以关于土地权属的纠纷也时有发生。例如,一个农村经济组织善意占有、耕作相邻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是否可以适用取得时效取得农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91.html -
了解详情
占有取得时效;(4)前占有人。即曾经是物的占有人,但在诉讼前恶意地将占有他人之物毁灭、抛弃、隐匿或移转的人。12(3)诉讼的效力在所有物返还之 的三种类型合并规定为一个条文,即第767条:“(所有人之物上请求权)所有人对于无权占有或侵夺其所有物者,得请求返还之。对于妨害其所有权者,得请求除去之。有妨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62.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1款),理论和实务上都坚持损害赔偿以金钱赔偿为原则,故受害人请求无权占有人返还财产,其请求权基础不是侵权行为,而是所有权的请求权,具体表现为所有物返还 得利类型。 《民法通则》第117条第1款规定:“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财产”。此处的返还财产,在权利的层面解释,均为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128.html -
了解详情
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让与人,于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交付买受人后,若买受人于取得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 的利益,不如保护动的安全,使善意受让人取得物品的所有权或其它权利,而由原权利人向无权处分人主张不当得利返还或民事责任的承担从而补救其损失更为妥当13.”也正因为“原所有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709.html -
了解详情
]台湾民法持同样的立场。在以善意为构成要件的情况下,若无权利人恶意占有他人财产或行使他人财产权利,他将无法以取得时效制度取得所有权或其他财产权。在诉讼 相信其不是真正的权利人,而真正的权利人是登记簿上所记载的人,简而言之,占有的事实并不能改变登记簿的内容。因此在债权形式主义和物权形式主义的变动模式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347.html -
了解详情
侵权责任是,法院无须考虑被告的行为是否有过失,只要被告是非法进入者,无权进入他人不动产之内或者之上,则法院无须考究被告的行为是否合理,法院就应当驳回原告的 物权,社会才能够促进物权人对物的合理使用和支配,才能够鼓励人对物占有的上进心,才能够实现物尽其用的社会政策。 注释: [1] 作者简介:张民安,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079.html -
了解详情
、动产(船舶、飞行器、机动车等)除外。《物权法草案》第三十八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但是该条和有关条文并没有规定返还 ,笔者也并不否认取得时效制度有其弊端,主要表现为有可能鼓励一些人去恶意占有他人的财产,但这种弊端可以通过具体的制度设计来避免。 (二)关于如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854.html -
了解详情
制度的起源 善意取得(又称为即时取得),是物权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该制度是指无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财产占有人以所有权转移为目的,将财产移转占有于 票据,即使主观上不存在与转让人共谋或故意损害原权利人的故意,但仍然是明知他人合法权益受损害而置之不顾的行为。如果确认恶意的标准时,不仅要求受让人明知,还要附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62.html -
了解详情
不适用权利侵权规定,而适用以故意违反善良风俗方法加害于他人的规定 [9] 。在德国、台湾民法,有关占有性质的讨论,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侵权责任规定的适用问题。而 价值判断将其认定为权利,适用权利侵权的规定。至于无权占有、占有人无使用收益权能的有权占有,均不作为权利而适用权利侵权的规定 [10] 。参考德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0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