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非但不能让民法作为其他部门法的“基础”来信仰和发展,甚至将其贬谪到了其他部门法之后,则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危矣,社会主义法治国危矣!3、民法典是法治 。”〔27〕与之不同,德国民法典凝结了德国法学家(特别是历史法学派)长期的理论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坚实的理论基础,被誉为“德国法律科学的集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943.html -
了解详情
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十六大理论创新全球化政治文明法治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 的创新中,十六大突出强调了理论创新的地位,指出“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6.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精神。 (四)《决定》充分体现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的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决定》强调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宪法是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 市场经济,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党的十五大做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战略部署,同时明确提出:推进司法改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04.html -
了解详情
一学说为基础逐渐成型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宪法理论和宪政学说以及宪法文化。马克思列宁主义被认为是放之四海皆适用并永远正确的革命理论,但再正确的理论总是特定时代 和肯定,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接受法治的理念,并在执政党和国家两个层面上确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战略方针,是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8952.html -
了解详情
思想观念。进一步而言,如学者所指出的,司法理念即指导司法制度设计和司法实际运作的理论基础和主导的价值观,也是基于不同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或文化传统)对 的。 第二,努力提炼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实践的整体上的内在思想基础和关键制度原则的总称和提炼,进言之,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609.html -
了解详情
等途径,一方面培育和确立着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检察工作规律的检察人员的共同价值体系,促进检察人员奋发向上 物质文化建设是基础和保障,三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检察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 第五,要持续加强对检察文化的理论研究。要从哲学、政治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9696.html -
了解详情
还进一步提出,为在发展、改革、创新中坚持法治、推进法治,应通过多种途径、形式,培养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公职人员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快体制、机制和制度改革,不断营造在 年版,第114页。 [18]马丁.洛克林著,郑戈译:《公法与政治理论》,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8页。 [19]本杰明.内森.卡多佐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096.html -
了解详情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马克思主义法律学说与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 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司法改革必须坚持 现状进行全面、深入地调查,为推进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提出更准确的依据。在此基础上,由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集相关部门对改革措施进 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176.html -
了解详情
意识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载《甘肃理论学刊》2006年第6期。在文中,作者认为,宪政意识是宪政制度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包括三个方面:(1)宪政制度 中的一座丰碑,因为这次修宪正式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理想和追求载入《宪法》。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121.html -
了解详情
这种巧合凝固为历史而成为过去时,再回过头来看,这就是命定的了[35].现在看来,民法文化之于法治理念的启蒙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智识上的支持 表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外,作为执政党在理论上对法治认同的转折,江泽民在代表中共中央所作的“十五大”报告中,对“依法治国”进行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5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