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日本刑法学中有关构成要件理论的违法有责行为类型说是由小野清一郎在二战前提出的, 二战后经过团藤重光定型说的阐发而成为一段 的概念。 [ 2 ] ( P427) 这样, 小野博士的构成要件论的基础就是: 犯罪的本质是道义违反, 由于道义的责任是犯罪的根本要素, 因此构成要件就不能被认为是脱离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55.html -
了解详情
论中驻足。界定单位犯罪的理论地位就是要明确单位犯罪在已有的犯罪论体系中居于何处,具体地说,单位犯罪是在犯罪构成中研究,还是在犯罪形态中讨论,抑或是在其他 中的地位是极为多样化的。法人犯罪在外国刑法理论中的地位,或者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对法人犯罪问题视而不见,或者只是将其局限于某一个方面的构成要件来研究法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336.html -
了解详情
不够, 控制概念需要进一步阐述。 [ 8 ] ( P161 - 163) (六) 对我国通说之批判 如前所述, 通说主张危害行为是犯罪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但是, 随着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 有学者发现这一结论的形式逻辑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4.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要件,否则难以洗钱罪相绳。 2、须有不法意识:按古典犯罪论体系的故意理论,认识并实现敌对社会的构成要件,即具有不法意识。而欠缺不法意识,论为欠缺主观 法学杂志第165期》(2009年2月)。四、网络、报纸何子伦着,〈论刑法之行政从属性〉,《宪政(研)092-051号》,(2003年12月24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105.html -
了解详情
条件,但不可否认的是,洛克辛还是将可罚性正式归入了犯罪论体系中来,可罚性成为了最终确认犯罪的必要环节。尽管洛克辛将预防必要性作为答责性的内容,但 的有效控制。 18]在此,可罚性作为关键节点的功能可以再次得以实现,在纯属于刑法领域的如构成要件该当、不法和有责的犯罪成立要件中,应避免刑事政策的介入;而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91.html -
了解详情
重犯是犯一罪发生加重结果,其加重结果与基本犯罪的构成结果之间往往具有重合性。想象竞合犯除了行为要件以外,其它方面大多数有数罪特征,其中当然包括数 包容犯与转化犯[J].法学,1998,(6):24-26.[19]孙勤。论刑法中的并发犯[Z].中国人民大学98届硕士论文。[20]朗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46.html -
了解详情
内涵具有多元性,并由此揭示学界对公共安全的讨论陷入困境之根源。一方面,在危害公共安全罪一章中,刑法对很多罪名的构成要件都已作了明确规定,判断这些罪的 逻辑推理来看,这一问题似乎涉及到所有具体的危害公共安全犯罪,但如果着眼于司法实践,则其实不然。参见胡东飞:论刑法意义上的公共安全,载《中国刑事法杂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5611.html -
了解详情
。其目的在于,防止刑事司法人员在审判案件认定行为人构成要件行为事实之时,恣意地、甚至是进一步扩大可以为刑法规范保护的法益类型范围。因此,法益是思想观念 区分最终是为实现犯罪论体系关于内容与价值的相互融合。特别重要的还有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的观点的变化,该变化了的观点随着承认规范的构成要件特征和实质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139.html -
了解详情
。其目的在于,防止刑事司法人员在审判案件认定行为人构成要件行为事实之时,恣意地、甚至是进一步扩大可以为刑法规范保护的法益类型范围。因此,法益是思想观念 区分最终是为实现犯罪论体系关于内容与价值的相互融合。特别重要的还有构成要件与违法性的关系的观点的变化,该变化了的观点随着承认规范的构成要件特征和实质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0786.html -
了解详情
做有违我国主客观相统一的犯罪构成理论。因为,行为人主观上只有一个故意,客观上只有一个刑法意义上的行为,从而只符合了一次故意杀人罪的构成要件,是单纯一罪 认识[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3,(5). [3]刘伟.事后不可罚行为兼论吸收犯之重构[J].金陵法律评论,2005,(春季卷). [4]林山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7501.html -
了解详情